苏东坡颇受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2019-10-28 11:10:52 来源:
为何人人都爱苏东坡?如何研究人人都爱的苏东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教授衣若芬的新著《书艺东坡》提供了一个别致的视角。近日在杨浦区图书馆举行的海上博雅讲坛上,衣若芬以“千年英雄苏东坡的书艺人生”为题,与读者分享了她提出的方法论——文图学。
文图学既包含书法史研究、审美文化研究,及文物收藏流转著录的考辨等,又不限于此。在《书艺东坡》中,衣若芬选取了苏东坡的五件富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 :题跋最多的《天际乌云帖》、评价最高的《黄州寒食帖》、内容最为玄妙难解的《李白仙诗卷》、尺幅最长的《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合卷,以及临终前数月写成的《答谢民师推官论文帖卷》,再加上现存最古老的南宋东坡诗集编年注解——《施顾注东坡先生诗》,串起了苏东坡的坎坷人生和这些作品在后世的传奇经历。
“书法史的研究基础是辨别真伪,只有确定作品为真,才能为它在书法史上确定师承源流与影响谱系。”衣若芬提到,前些年曾引起轩然大波的《功甫帖》疑案,在她看来就涉及审视作品的观念:如果对一件作品的真伪聚讼纷纭,它是不是就一文不值了呢?“我在龙美术馆实地观赏之后,更加确信:既要立足于书法史,也要有更加开放的视野与心态。现实生活本就是真实与虚拟交织的,一味强调真实,难免有所局限。在审视艺术品的时候应当有更深、更广的关怀:摹本、复制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苏东坡因为声名在外,从他在世时起,到明清两代,仿造的书迹层出不穷。如果只是因为‘假’就不去关注,就研究来说是有缺憾的。书法‘文图学’要阐释的就是那些或许并非真迹的作品,但也具有其历史价值、文献价值与某种艺术价值。它的艺术价值甚至不在于多么接近真迹,而是凝聚了某个时期人们的真实认知。”
比如《天际乌云帖》,如今下落不明,只有珂罗版传世。但在历史上,曾发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翁方纲用六十金购得《天际乌云帖》。虽然真伪存疑,但翁方纲的文坛影响力使其成为众人争相拜观的“东坡真迹”。与翁方纲的另一部东坡相关藏品《施顾注东坡先生诗》一道,成为东坡冥诞沙龙——“寿苏会”上重要的陈列品,甚至吸引朝鲜燕行使节争相拜观。当时的朝鲜人甚至会在赠别诗中表示:前往中国路途遥远,旅程艰辛,但我羡慕你可以到翁方纲府上亲眼看看苏轼的真迹。
“寿苏会”上的另一项重要陈设是《东坡笠屐图》。故事源自宋人笔记,叙述东坡谪居海南儋州时,某日访友人黎子云后遇雨,借了斗笠和木屐回家,一身村夫穿戴的模样,引起旁人争笑、邑犬争吠。笠屐轶事最能表现东坡随遇而安、豁达自适的平易形象。《笠屐图》从十二世纪开始出现,十四世纪流行于日本,十九世纪传入朝鲜。吟咏、张挂《笠屐图》也成为当时“东坡热”的一种表现。
衣若芬说,虽然翁方纲所藏的《天际乌云帖》也不见得是真迹,但人们对于苏东坡的崇拜是真实的,所以才会将拥有这一作品视作荣誉,以及与苏东坡建立跨时代联系的依凭。《书艺东坡》中的 “书艺”指称“书法”,即东坡的墨宝书迹; “书艺”的“书”也指“书籍”,即东坡的著作和后人注解; “书艺”的“艺”字更意味着“种植”“技能”和“准则”,即东坡树立的人格精神、文学典范和思想品味垂留后世,有如种子植入人心。
苏东坡颇受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2000年,法国第二大全国日报《世界报》(Le Monde)为迎接千禧年特别制作专题,选取12位生活跨越公元1000年的世界人物,名为千年英雄(
2019-10-28 11:10
536件文物记录上海这座城市留存的记忆
1947年至2006年,一套完整记录一户沪上普通知识分子家庭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的账本,悄然成为这个时代真实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为了给父亲留下
2019-10-28 11:09
中央美院英才驻留项目汇报展举行
展览名称:秋收的艺术—中央美术学院(微博)英才驻留项目汇报展 展览地点:朝阳区来广营东路98号龙门艺术馆 展览时间:2019年10月23
2019-10-25 12:09
《未名墨语》新书恳谈会成功举办
学者、书法家汪碧刚博士的新著《未名墨语》日前由中国城市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19年10月20日,中国城市出版社、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
2019-10-24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