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抱一笔下的姑苏旧景
2020-08-05 21:35:36 来源:
陈抱一是近代西画家中作品遗存最少者之一,除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藏品外,流通于市场的画作寥寥无几,本场共征集十二帧陈氏早年钢笔素描,均为风景题材,反映出他深厚的造型功底和文化素养,历劫不磨,值得识者珍视。
陈抱一(1893-1945)
本场拍卖收录陈抱一钢笔素描十二幅,创作于画家1914年短暂回国期间,均发表在当年《大共和日报》副刊《大共和画报》,这些钢笔画后因战乱散落,部分已不知所踪,现身本场拍卖者属吉光片羽,极为难得。
664至675均发表于1914年《大共和画报》
本文选取其中六幅,以观旧时姑苏。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这样描述了苏州的建筑风貌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如今的苏州,已少有这般古朴的韵味,而通过陈抱一的这组素描,我们得以重新翻开苏州城这部沧桑厚重的古书的扉页。
木渎古镇
木渎古镇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素有“吴中第一镇”之美誉。1759年的清宫长卷《姑苏繁华图》就描绘了当时木渎古镇一代商贾辐辏的盛景,此地之要不言而喻。
拍品673、675皆绘木渎古镇之景,《苏州湖景》视角位于水岸边,《几家隔岸自成村》则转至水道入口处,给人“移步换景”之感。
Lot 673
陈抱一(1893-1945)?苏州湖景
1914年 纸本钢笔30.3×41.5 cm。?
出版:《大共和画报》,大共和日报社,1914年7月2日刊
Lot 675
陈抱一(1893-1945)?几家隔岸自成村
1914年 纸本钢笔28.8×39.3 cm。
出版:《大共和画报》,大共和日报社,1914年9月12日刊
木渎古镇今日景象
苏州慈云塔
Lot 667
陈抱一(1893-1945)?一塔高撑远树丛
1914年 纸本钢笔24.9×32.5 cm。
出版:《大共和画报》,大共和日报社,1914年7月15日刊
本幅绘苏州震泽古镇风貌,画中五级浮屠为广济寺遗存慈云塔,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前景塘系太湖流域最早开凿的运河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该塘与京杭大运河相连,亦可入长江,是重要的水道,孕育滋养了震泽古镇。
震泽慈云塔实景
古镇石桥
苏州自古以其江南水乡闻名,其古镇风貌有着极高的辨识度, 本场第668号、第672号拍品即为苏州古镇的典型景物——石桥。
Lot 668
陈抱一(1893-1945)?夏木阴阴傍石桥
1914年 纸本钢笔25.3×32.7 cm。
出版:《大共和画报》,大共和日报社,1914年7月30日刊
Lot 672
陈抱一(1893-1945)?渔舟闲泊石桥东
1914年 纸本钢笔 29.2×39.3 cm。
出版:《大共和画报》,大共和日报社,1914年7月12日
自然风光
Lot 669
陈抱一(1893-1945)?老树生苍霭
1914年 纸本钢笔 25×33.1 cm。
出版:《大共和画报》,大共和日报社,1914年7月29日刊
钢笔素描之美
钢笔画因其特性,不如铅笔、木炭画可随意消擦修改,因此更需要画家预设画面内容和布局,即便如此,下笔之时也常出现着墨过多、排线粗细不理想等问题,故作钢笔画者必须有深厚的功底,且需熟练掌握笔尖和墨水特性,这对画家绘画功力是极大考验。
明嘉靖青地孔雀蓝彩“穿莲游龙”
有明一代,嘉靖一朝生产的瓷器最多,颜色釉中以蓝釉为最罕,特别是孔雀蓝釉。2012年,玫茵堂专场一件明嘉靖青地孔雀蓝彩穿莲游龙图盖盒1055万
2020-07-21 22:16
“中国·天津市首届公共艺术大展”在天津美术馆启幕
2018年9月15日上午,中国·天津市首届公共艺术大展在天津美术馆启幕。此次展览由天津美术馆、天津城市规划学会、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天津美
2020-07-21 22:15
快门般捕捉街头众生相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1848-1894)赞助了一批印象派艺术家和展览,被称为印象派的美第奇,而他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却没有受到
2020-07-21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