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用金及其书法艺术
2020-06-08 01:40:26 来源:
周用金,字怀佑,号湖湘墨客、湖南省安乡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兼职教授。出版有《周用金行草字汇》、《中国古今书法家》、《周用金千字帖》、《中国书法经典遗存》、《常用字行草帖》、《大学生行草字典》、《历代书论精要》等专著。曾应约为韶山毛氏宗祠、朱镕基故居等书写楹联,辽宁号航空母舰曾专门约请登舰书写系列作品。
铁画银钩写人生
——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周用金[之一]
吴贤雕/文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周用金接到一个让他震惊的电话:“你是周厅长吗?我是辽宁舰……”
开始他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而当对方反复确定并说明意思后,他既惊诧又惊喜。
那时,辽宁舰停在三亚军港。辽宁舰首长随同南海舰队首长在基地踏勘时,看见挂在基地休闲区“聚郎亭”上的对联,书法飘逸、苍劲有力。首长自然也十分喜爱,当得知这副对联的书法出自周用金笔下后,决定邀请周用金到辽宁舰上参观,留下墨宝。周用金为祖国海军建设的发展强大骄傲自豪。
在航母作战指挥室内,早就备好了写字台板和文房四宝。面对辽宁舰的威武雄风,海军官兵的飒爽英姿,他满怀激情也深表敬意地挥毫写下“龙腾四海,鹰击长空”等十多幅书法作品,给辽宁舰官兵高昂的士气上又添了一把干柴。
这份温暖何止那个冬天,绝对是他终身享受的。而当他回味这份幸福与价值时,他在心里暗暗说,书法,我这一生为了你给我惹了多少麻烦呀。
牢记恩师情
蓝天白云下,虎渡河边的沙滩,平坦、细腻。一个少年手执苇杆,摇动手腕,尽情挥洒,一笔一画,一行一行,留下点与线的相连,意与情的迸发。江水轻拍,浅唱低吟,风摇苇叶,沙沙作响,大自然的乐队为少年伴奏,不仅减少了一份孤独和寂寞,还让少年享受着沙滩的宁静和辽阔,享受着沙滩与点线托起他进入梦幻般美妙的世界。虽然这些点与线的组合是稚嫩的,但洋溢着巨大的张力,亦如少年稚嫩而又刚健的骨骼,也正是这种稚嫩与刚健,日后发育成了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这个少年就是周用金,他把沙滩作纸,苇杆作笔,同时融入挚爱和追求,恣意抒发。
在谈及周用金为何与书法结缘时,他说:“应该感谢我的恩师陈耀国。”
陈耀国是安乡三中的语文老师,在那个学生动不动就要给老师戴高帽子贴大字报的年代,陈老师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把学生写毛笔字作为一门功课,真可谓有胆有识。陈老师书法功力深厚,每天第一堂课之前,他都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练习毛笔字。放学后把学生关在教室里练习,谁不完成习字作业谁就不能离开教室。陈老师并没想让他的学生都当书法家,只是认为书法应该是学习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可让学生在习字中陶冶情操,他也没有考虑学生会不会批斗他。虽然也有学生对他的严格不满,但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学生们浓厚的习字气氛终究没让陈老师挨过大字报。
如果说安乡三中是一个池塘,教室就是一个河蚌,那么,陈老师就是一个称职的育蚌人,周用金则是河蚌中成长的一颗闪闪发光的大珍珠。
作为爱徒,陈老师自然还要给周用金开小灶加特餐,除了指导周用金把报纸上的大字题头剪下来贴成一本字帖以供临摹、示范笔法的提按转折要领,讲述历代书法大家的趣闻轶事外,陈老师还让他写学校墙报,偶尔有镇上哪家单位求陈老师写个什么,陈老师就让周用金去完成,这不仅让周用金多了一个习字的机会,还能享用一个简单的招待餐,在那个营养匮乏的岁月,这对一个中学生来说,也算得上一种特殊的优待。
可以说周用金在当今社会算得上尊师的标杆。他不论自己官大官小,总把恩师放在心上。不要说陈老师生前他如何给予关心,即便在陈老师仙逝后,他还给老师立墓碑,扫墓祭年。他写的第一本书法工具书《周用金行草字汇》的时候,已经身为湖南省文化厅厅长。他拿着一本800多页的《周用金行草字汇》,跪在陈老师墓前,一页一页撕下、点燃、焚烧,深情地说:“陈老师,您的学生给您交作业来了!”这句调侃的话,原本应让人发笑,却让在场的人感动得泪奔。
江水连天碧,大地任驰聘。有什么地方还能比这里让人无拘无束,放纵率性呢?今日乾坤作纸,何愁明日纸上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