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典故 >

从照容装饰到艺术品功能的转变

2020-03-25 13:10:15 来源:

作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铜镜历史悠久,多年来发现了大量的铜镜。从1959 年大同市博物馆建馆以来的 60 年中,通过发掘、收集、民间征集等多种途径,馆藏铜镜已多达 300 余面,时代跨越从战国到明清时期。

“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孕育于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之中的铜镜,是我国古代青铜器文化独立成体系的一朵奇葩。铜镜虽小,但它所映照的不仅是人们的容貌,还有千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岁月的记录,记载着文化、美术、科学、人文、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等内容。

关于我国铜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古人将铜镜的起源归于轩辕氏。神话传说已不可考,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镜是位于甘肃、青海一带的齐家文化时期的铜镜,距今约 4000 多年,此后铜镜历经商、周、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和必备品,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后,青铜镜才逐步为玻璃镜所取代。从四千年前齐家文化出现铜镜以来,各个时期铜镜的质地、形制特征、纹饰特点、铭文演变等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早期铜镜多注重实用性,对于其装饰性并未重视,形制比较简朴,均为圆形,镜面平直或微凸,镜身较薄,直径也较小,大多在 6~8 厘米,厚度多为 0.2~0.3 厘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中一个成熟和大发展的时期,是中国古代铜镜由稚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在夏、商、西周铜镜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铜镜的铸造工艺,还是铸造的数量,都大大超过了以前。这一时期的铜镜制作多精巧轻薄,钮细小,一般铸有精美纹饰,最常见的有山字纹、龙凤纹、花叶纹、连弧纹、菱形花纹等。

两汉时期,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铜镜铸造业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这时期铜镜的地纹逐渐消失,主纹明显而突出,铭文地位逐渐提高,且成为铜镜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的铜镜纹饰完全以铭文为主,铭文种类日渐繁多,出现了纪年铭、纪地铭、纪氏铭、“日光”铭、“昭明”铭等各种类型。这一时期铜镜纹饰题材有了极大突破,出现了四神博局镜、瑞兽镜、神兽镜、画像镜等新镜类,东王公、西王母等神仙故事都成为铜镜纹饰的新题材,这些铜镜文化的新特征标志着我国铜镜文化步入了鼎盛期。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隋唐铜镜,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分,这样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实用。特别是随着社会进入相对稳定及繁盛的阶段,这时期的铜镜亦摆脱了两汉以来的神秘怪诞气氛,更接近于现实社会大众的生活,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

唐代 花枝镜

到两宋铜镜除了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镜以六瓣形为最普遍。此外还有带柄镜、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等多种样式。并出现了很多花草、鸟兽、山水、小桥、楼台和人物故事装饰题材的铜镜,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还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镜和八卦镜等。在吸收前代纹样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一些新式图样。以双鱼镜、人物故事镜较为多见,特别是双鱼镜、童子攀枝镜最为流行。

宋代 人物观瀑图镜

元、明以后,铸镜技艺逐渐走向衰退,这时的铜镜制作粗糙,较多的只有纪年铭文而无纹饰,仿造汉镜和唐镜的风气很盛,仿制铜镜一般形体较小,纹饰模糊不清,已无往日之风采,清代中晚期以后,铜镜逐渐被玻璃镜所取代。

作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铜镜历史悠久,多年来发现了大量的铜镜。从1959 年大同市博物馆建馆以来的 60 年中,通过发掘、收集、民间征集等多种途径,馆藏铜镜已多达 300 余面,时代跨越从战国到明清时期。从馆藏的大同地区出土铜镜来看,战国铜镜较少,汉代及宋辽金元时期较多,其中尤以宋辽金时期铜镜最多也最具地方特色,特别是一些别致的铜镜纹样、铭文、验记、纪年等。

辽代 八曲云龙纹镜

战汉时期大同属代郡、雁门郡之地,此时出土铜镜多呈时代风格。北魏时期大同作为其都城近百年,多沿用汉代铜镜并多有铁镜出土。辽金时期大同作为陪都,元代为大同路,是北方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聚居之地。辽金时期多见风格纤细的花卉纹镜、花鸟镜、双鱼镜及人物故事镜,又以双鱼镜和人物故事镜最多。元代铜镜多沿袭宋金风格,但镜体厚重,镜径较大。

金代 双鱼鲛人纹镜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从照容装饰到艺术品功能的转变

从照容装饰到艺术品功能的转变

作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铜镜历史悠久,多年来发现了大量的铜镜。从1959 年大同市博物馆建馆以来的 60 年中,通过发掘、收集、民间征

2020-03-25 13:10
藏缘—西藏当代美术作品展

藏缘—西藏当代美术作品展

开幕现场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为更好的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由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办,西藏美术

2020-03-25 13:07
观于诺花鸟作品有感

观于诺花鸟作品有感

  于诺,祖籍河北辛集,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文联艺术

2020-03-25 13:07
神人兽面纹九节大玉琮赏析

神人兽面纹九节大玉琮赏析

  谦谦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之悠悠长河在中国从未断流,从远古的神玉、王玉、礼玉到后世的佩玉、饰玉、生活用玉等,玉早已融入于中华民族

2020-03-25 13:05
这些作品注定要在玉雕史上留名

这些作品注定要在玉雕史上留名

  对比当下千篇一律红皮白肉的审美,它们全然以和田白玉的特质为依,追求艺术表达的纯粹,实在算得上是清水出芙蓉的清流。  这也是正道

2020-03-25 13:04
浙派人物画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浙派人物画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上海美术馆原馆长、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画家方增先于12月3日晚辞世,消息传来引发艺术界持续的哀思。12月4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在南山

2020-03-25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