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暨周錬霞螺川往事书
2020-02-21 12:22:20 来源:
她们的才华、美貌和情史,在记者们的专栏报道和文人们的回忆小品中,传遍了大街小巷。
周錬霞,人称“錬师娘”,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词人、书画家。人们当面盛赞她,背后诽谤她,文革时羞辱她,在她去世后重新怀念她。
周錬霞为人做派如何,与谁相知相交,喜好什么样的诗词文学。。。。。。一个人的收藏暴露着她真实人格的一部分。比起流言蜚语,则更为接近真相。
西泠网拍 · 艺是 十月大拍
古籍碑帖美术文献专场
暨周錬霞旧藏专题
为您揭开螺川往事书的一角
高朋满座 | 周錬霞与她的朋友圈
许多人想象中的女性文人和艺术家,总逃不过郁郁寡欢和敏感多愁的形象。周錬霞与人们的任何一种想象都不相干。
她爱好社交且擅长社交,快人快语,朋友众多。仅在《安持人物琐忆》的“记螺川事”一篇内,张大千、吴湖帆、唐云、陈巨来、陈小蝶等巨卿纷至沓来。
周錬霞为人爽快大方,谈吐风趣,面对友人调侃之时总能妙语连珠,不着痕迹地反击回去,因此社交圈极广。
她与圈内友人们的互赠著作成为了日常的一部分。
本次专场拍品的八种题赠本分别为:邹梦禅题赠《梦禅治印集》、陈定山题赠《定山草堂诗》、吴承祚题赠《庚子西狩丛谈》、《波外乐章》、许白凤题赠《亭桥词》、曹大铁题赠《半野堂乐府》、曹大铁题赠《宴歌行》与柳璋题赠《涉江辞艸怀轩词存》。
在这些题赠作者们的眼中,“錬霞女史”不是社交圈内的名媛,而是能欣赏作品、互抒感想的同道中人。
慧眼拾珍 | 周錬霞与珍藏刻本书
让我们正式来认识一下周錬霞吧。
周錬霞,字紫宜,号螺川,书斋名“螺川诗屋”,中国著名国画家,上海中国书画院首批女画师之一。
周錬霞在一个书香世家里长大。据各种记载所述,她小时候会翻出家中所藏的唐寅所画仕女图,把仕女一个个剪下来临摹。可以说,周錬霞的成长氛围是鼓励的,关爱的,也是精神和文化浸染方面异常奢侈的。
说明:周錬霞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是册为明崇祯间毛氏汲古阁刻本,内收(宋)毛滂著《东堂词一卷附校记》、程垓著《书舟词一卷》,八行十八字。卷尾皆刻有毛晋题识。
常年浸淫在这种氛围下,周錬霞对文学和收藏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她所藏明汲古阁刻本《东堂词附书舟词》,为明末清初的著名藏书家与出版家毛晋所刻。
毛晋既宝视典藏,且矢志刻书,“以藏以刊”。毛氏汲古阁刻本书在明末清初交际之时行销大江南北。钱谦益曾说——“经史全书,勘雠流布,毛氏之书走天下。”
说明:周錬霞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水浒人物全图》为明代杜堇的白描精品,画家别出心裁地将《水浒》中的双人组合,绘成五十四幅作品,人物顾盼生姿,并点缀树石、云水、庭院,画面情景交融,引人入胜。作品线条劲挺畅秀,人物形象和精神面貌刻画得极为细致生动。此本为朵云轩1958年由雕版名师韦志荣、蒋林椿等精心雕制印版,封面刊印签条,扉页刊:“水浒人物全图,明杜堇绘,朵云轩刻印”,卷末黏贴标签:“印刷者、刷印者:朵云轩,地址:上海衡山路237号。”
另有朵云轩木刻《水浒人物全图》。《水浒传》人物插图是中国古代小说版画中极为出彩的一类,明代成化年间的著名人物画家杜堇所创作的《水浒传人物全图》是先驱般的存在。
历史可追溯到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起的朵云轩,坚持着木版水印的传统技艺,他们所出版的木刻书籍是中国艺术市场的良心之作。
两本旧藏可见周錬霞本人品味之不俗和对古籍文献收藏的重视。
知己相照 | 周錬霞与吴湖帆
周錬霞胸襟阔达,从不计较每日小报对她为人处世的编造与臆想,她与吴湖帆的情谊被人们广为讨论和关注着。
吴湖帆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可与张大千秋色平分。书画皆精的周錬霞与他的相遇可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二人曾合作《荷花鸳鸯》。吴湖帆染就一片荷叶绿荫,周錬霞绘一对鸳鸯依偎着。
本次拍品《宋雪岩梅花喜神谱》为民国影印本,但书籍底本源自吴湖帆收藏的宋刻本,梅景书屋的来历由此。
说明:周錬霞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梅花喜神谱》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表现梅花的木刻画谱。宋时俗语称画像为“喜神”,《梅花喜神谱》即表现梅花种种情态形象的范本。宋伯仁撰绘。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嘉熙(1237~1240)年间任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花。作者在该书序言中自谓“有梅癖,辟园以栽,筑亭以对”“于花放之时,满肝清霜,满肩寒月,不厌细徘徊于竹篱茅屋边,嗅蕊吹英,挼香嚼粉,谛玩之”。
他将梅花“自甲而芳,自荣而卒,图写花之状貌”,共得200图,又加以删减,只留100图,以上下两册,分别描绘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种种形态。每图多一枝一蕊,形象鲜明而富有变化,图左边题诗4句,图上部根据梅花情态标以画题,如渔笠、新荷溅雨、遥山抹云、老菊披霜、飞虫刺花、野鹊翻身及四皓、二疏、孟嘉落帽等。将梅花喻为荷、菊、云、鹊及高士等。可见作者对梅花的深入体察、丰富的想像及诗画水平。宋时文人士大夫善画者甚多,墨梅成为流行题材,出现了仲仁、扬无咎等名家,《梅花喜神谱》就是在这一潮流中出现的。
此书存有景定二年(1261)重刊本,刀法古朴明快,刻印均具有相当水平。宋代雕版印刷有很大发展,广泛应用到各种书籍刊印,《梅花喜神谱》系以画为主,突破了一般插图性质,在版画史上亦具有重要地位。
妙手天成 | 周錬霞与诗词
周錬霞17岁开始学诗,师从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古微,后又师从诗词名家蒋梅笙。蒋梅笙还把周錬霞等六位女弟子的诗词辑为《嘤友集》,正式出版过。
上世纪三十年代她加入冯文凤、陈小翠、吴青霞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与陈小翠二人成为挚友。一个是清高自矜,一个是婉转风流,两人的友谊被引为佳话。
周錬霞诗词成就极高,鉴赏能力亦是优于普通诗人,她的审美偏好从所藏诗词集中得以流露几分。
说明:周錬霞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是册内收清代女词人包兰瑛锦霞阁诗集五卷、锦霞阁词一卷,封面签条刻有:“锦霞阁诗词集,宣统庚戌苏盦署”。牌记载有“宣统庚戌雕于杭州”字样。俞樾、傅崇黻、胡德彝等序,其夫朱兆蓉为之序,包兰瑛自序。
说明:周錬霞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此册为民国年间白雪词社刊刻《乐府补题后集:甲编一卷》,民国九年(1920)词人徐致章发起白雪词社,社友蒋兆兰、程适、储凤瀛、徐德辉,共五人。后复增储蕴华、储南强、任援道三家。每月聚首分题咏物,借写民国初期神州陆沉的惨痛现实及乱世情怀,取名《乐府补题后集》,“盖欲上继碧山、草窗、玉田、玉潜诸贤遗轨,为风雅绵一线之传。虽才或弗逮,不敢与宋贤抗,而志操纯白,心迹湛然,抑未必与宋贤异”(蒋兆兰序)。
民国十年,刊刻甲编。八家之外,又增“同声”二家,计得词一百四十七首,分集而列,凡二十五集。各集多则十余阕,少则三四阕不等,与宋《乐府补题》相似。民国十二年徐致章下世,词社遂散,然诸子仍往复唱和,所作颇多。十七年,又继刻乙编,除前十家之外,又增出“同声”王朝阳、赵永年二家。十二家凡得词一百五十七首,不依社集活动排列。刊本甲编前有徐致章、程适二序,后有蒋兆兰后序。
说明:周錬霞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1。《花影吹笙词抄》,1册,清光绪三年(1877)羊城刻本,尺寸:24×15.5cm。此册内收花影吹笙词抄二卷附小游仙词一卷,牌记刊:“光绪三年岁在丁丑冬十有一月刊于羊城”。潘曾莹、潘祖荫序,汪瑔后序,其子衍兰衍桂衍寿校字。叶英华(1802~1865)字莲裳,号梦禅居士,广东番禺(今属广州市)人。有《花影吹笙词钞》二卷,附《小游仙词钞》一卷。
2。《中国女子书画会第二届展览会目录》,1张,民国间铜活字印刷,尺寸:46.8×61cm。此纸公示了民国时期中国女子书画会女书画家各类题材作品的润格。
周錬霞曾作《庆清平》,其中一句是:“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这句广为流传的好词却为她惹来了祸患,红卫兵说她“喜欢黑暗,不要光明。”
文革的严酷打击下,曾经风光一时的友人们不是自杀,就是逃离,周錬霞被批斗得很惨。她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却拒不举报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