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鉴真大唐
2020-05-22 13:38:08 来源:
在参观有限的文物之外,位于日本古城奈良的唐招提寺有着怎样的历史,与唐代“鉴真东渡”有着怎样的关系?除了上博展出的文物,还有哪些精品与国宝?
上海博物馆展览现场,唐招提寺初建之时日本孝谦天皇(749-758年在位)题写的木匾额
上海博物馆展览现场,观众在观看鉴真东征图卷
每当感叹盛唐建筑风华的时候,我们都会把目光投向日本奈良,毕竟那里保存了最多的唐风建筑,连同那些珍贵的历史图档、代代相传的营造工艺,都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而唐招提寺,便是这瑰宝中的一颗明珠。
唐招提所在原是一座亲王旧宅,绿树环绕,独享一份幽静和安详。且借用日本绘画大师东山魁夷的文字,来营造起建筑的想象“寺院这块地上的自然环境原本就富有日本风情,而在天平时期,建造了洋溢着异国情调的唐式大型伽蓝。彼时,料想自然环境之美黯然失色,而美轮美奂的建筑、金碧辉煌的佛像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悠悠千载时光,致使建筑洗尽铅华,变得古朴典雅,而草木则一片葱茏;从而见到如今自然与建筑的协调之美。”这也许是古老建筑令人着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唐招提寺在日本佛教界的地位崇高,是日本律宗总本山:而它的缘起,还得从唐代“鉴真东渡”说起——
鉴真东渡
日本的遣唐使制度从初唐直至唐末,前后跨越200多年。除了官方代表外,每次都会有大量的留学生和留学僧随行,后者主要致力于文化的研习和归国推广。
当时的日本,佛教虽有戒律却如同虚设;日本僧人们渴望德高望重的唐土高僧,去帮助他们施行正式的授戒制度。公元733年,第九次遣唐使团中的两位日本僧人普照和荣睿,便是带着这个使命踏上了征程。
两人先后在洛阳和长安学习佛法,十年后终得机会在扬州大明寺,听到鉴真大师讲经,十分感动,立刻提出东渡的垦请。鉴真当时五十五岁,身体健硕,已经是名声广播的高僧了。
他环顾众弟子,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前往;那时候,横渡日本需要经过数月的海上航程,极其危险;众人默不作声,面露难色。于是鉴真说“为了佛法,纵使海天远隔,沧海浩森,也不应恋惜身命,你们既然不去,那末,我去吧!”
就是这样一句简短的承诺,竟是未来十数载的曲折磨砺:五次尝试,五次失败,并经历了荣睿身故他乡、鉴真双目失明、随行者散失或退却、被捕及出逃,等等无数劫难。
当众人终于抵达日本难波港,距离最初的承诺已经有十二年:而普照和尚也从青年变成了中年,鉴真更加是六十六岁高龄了。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为了信念和理想,为了佛法的传扬,可以怎样的坚持和努力,可以怎样的将一切置之身外。
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东征传绘卷》局部 澎湃新闻 图
《东征传绘卷》局部 澎湃新闻 图
正在上博展出的15世纪日本画家所绘《鉴真像》局部 澎湃新闻 图
日本文学大师井上靖,在战后年写过一部历史小说《天平之甍》,描绘的就是这段前赴后继六次东渡的历程。小说给予鉴真和尚极高的评价,尊他为日本文化的恩人。
“甍”,屋脊之意,寓意鉴真是天平时代日本文化的脊梁。而小说的结尾,很浪漫的将唐招提寺主殿上的鸱尾,描绘为普照和尚收到的意外礼物:也许是曾经一起修习,如今留在异国他乡的僧友对故土的怀恋?作者笔下留了悬念。
公元754年,经过重重磨难到达平城京(奈良古称)的鉴真,立即着手在东大寺大佛殿前开设戒坛,为圣武孝谦两天皇及众多高僧授戒。虽然当时的日本已具备了佛教国家的意识形态,但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当属鉴真大师。天皇赠赐鉴真“大僧都”一职,统领日本所有的僧侣,创立正规的戒律制度。而他的众多弟子也将他的衣钵延续传承。
不久之后,天皇赠赐城西土地建设唐招提寺。这其中原委,据史书记载,是和日本皇室政治派系斗争有关,看得出鉴真在日本的传授之路也非一帆风顺。而唐招提寺,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形下产生的。
鉴真和尚自己对唐代建筑、建造及造像工艺十分熟悉,佛教史籍中说他先后十年间曾营造寺院八十余所,造像无数。与他同行的,除了佛门弟子,更有“玉作人、画师、雕檀、刻鏤、铸写、綉师、修文、鐫碑等工手”。这些能工巧匠正是建造唐招提寺和佛像的主要技术力量,而他们所留下的,是日本、乃至世界最为宝贵的唐风建筑和造像遗产。
除了为日本带来盛唐的宗教、建筑和造像技艺,鉴真更将先进的医药、书法、绘画等,一并传播到日本,对日本文化影响十分深远。因此日本人对他很是尊敬,亦将他置于日本文化史中崇高的地位,尊称为“鉴真大和上”。
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的整体规划依照传统中式寺院的中轴线延伸及东西对称的模式,但根据地形和原有建筑布局有所调整,从这张手绘图可以感受到并非严谨的对称模式:
唐招提寺导赏 @《唐招提寺之路》
当初的建造模版完全来自于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就是鉴真大师和东渡来的弟子、工匠最为熟悉的形式。经过上千年的风雨,若干次的改造,部分建筑和最初风貌已有所差别,所幸建筑风格基本留存,从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大唐建筑的风韵。
南大门
南大门 @唐招提寺官网
南大门匾额 @唐招提寺官网
南大门的梁和柱都漆成朱红色,和内部建筑有所区别。大门上方悬挂匾额“唐招提寺”四个大字。据记载,是孝谦天皇根据鉴真和尚带来的王羲之的书法,模仿书写而成,赐予寺庙。原作如今保存在新宝藏库内。
金堂
金堂 @唐招提寺官网
从南大门进入,踩着石子小路前行,正对面就是“金堂”。这座流传了一千二百年依然风采照人的建筑,是当初鉴真和尚主持修建的主殿之一。从这张正立面照片中,很清晰的看出屋面部分占到了整体建筑高度的约一半左右,这是典型的唐宋建筑比例。
单层庑殿顶,醒目的鸱吻,七开间的外立面,粗壮有力的木色圆柱,和白色墙身形成强烈对比反差。梁思成先生曾撰文,比较该建筑和中国南禅寺以及建造初期原始图则的差异,说明在后来的改造中,屋顶坡度有所增加,比例微小改动;但先生认为,这并不影响这座建筑作为唐风建筑的典范,而被欣赏和赞美。
卢舍那 @唐招提寺官网
千手观音 @唐招提寺官网
药师如来 @唐招提寺官网
殿内正面三座大佛挺拔而立,分别是中央的卢舍那大佛,和位居两边的千手观音及药师如来。除药师如来,其他两件都是奈良时代的最初佛造像,保存完好;而千手观音真的是有近千只手,雕工细腻。
药师如来的建造年代发现,有一则趣闻:在昭和时期进行维修的时候,工匠们在药师如来左手掌中发现三枚钱币,推断建造年代一定是与钱币同期或之后,因此得知大约是9世纪(平安时代初)的作品。除了卢舍那大佛是脱活干漆外,另外两尊皆为木心干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