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袍服有那么多讲究吗
2019-10-11 11:40:57 来源:
17世纪中期,以游牧为生的满族推翻明朝,为清朝揭开序幕。这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历史近300年,为现代中国领土奠定基础。
在政治色彩如此浓厚的时代,衣着打扮非常重要。着装是官阶和地位的象征,让人一眼分辨出官位。乾隆在位期间(1736~1795年)更修撰《皇朝礼器图式》,严格订明官员的着装要求,包括颜色。黄色被视为吉祥之色,只有帝王之家方能使用。其他皇子或贵族可穿着蓝色(清朝官服颜色)或褐色,蓝黑色布料则为朝廷官员所用。
长133.8 cm 宽207 cm
估价:30,000~50,000美元
2019年3月22日佳士得纽约拍品
长150.4 cm 宽192.4 cm
成交价:756,500美元
2018年3月佳士得纽约拍品
▌皇权的象征
皇帝御用龙袍缀以“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黻、黼(斧头)、龙、华虫、藻、宗彝、火及粉米。
文武官阶共为九品,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各有所属的瑞兽,并绣于补服外褂的纹章(补子)上。文官用飞禽,武官则用现实或神话中的走兽。
长142.2 cm 宽217.8 cm
估价:120,000~180,000美元
2019年3月22日佳士得纽约拍品
▌出席不同场合的专用袍服
清朝官员凡出席朝议或仪式必须穿着合适的服装。正式袍服采用执政满族的传统设计,并参考其游牧骑马传统,称为朝服。朝服备有采用侧扣设计的外褂、袍裙和马蹄袖,后者原意在恶劣天气下策骑时保护双手。
官员会在处理政事时穿着半正式的官服,包括广为人知的吉服(亦称蟒衣),配以披领和外褂。与朝服类似,吉服亦采用长身侧扣设计和马蹄袖,方便穿衣者驾驭马匹。
吉服富有象征意义,设计是整个宇宙的缩影,下幅缀有立水波纹,中央饰有山岳,而云间的盘龙则是权力的象征。在清朝盛世,中级官员会穿着缀有八条四爪龙(亦称蟒)的袍装,高级官员的袍装则绣有九条蟒,最后一条龙藏于前襟之内。
长146.7 cm 宽196.8 cm
估价:300,000~500,000美元
2019年3月22日佳士得纽约拍品
▌随季节变换的袍服
北京天气多变,冬天气温可跌至摄氏零下20度,夏天却可达40度以上。由于皇帝和官员每天也会上朝,服装既着重设计,也要兼顾实用性。
除了着装款式有严格规定,《皇朝礼器图式》亦明确了换季的确切月份、日期和时间,例如农历十一月一日至正月初一要穿着冬装,农历三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便要换成夏装。
冬装附有毛里/毛边或夹棉内层,夏装则采用真丝内衬或以薄纱织成,配以凉快的竹编内套和外褂。
长229.2 cm 宽132.7 cm
估价:8,000~12,000美元
2019年3月22日佳士得纽约拍品
▌妇女的袍装反映丈夫的地位
未婚女性会在外褂或霞帔(流苏背心)绣上与丈夫或父亲相同的补子。18世纪流行把夫妻袍装的补子以左右对称方式并排,以形成夫妻并坐时,双方袍装上的动物纹样亦可面对面的效果。
在清朝政权中,妇女地位卑微,鲜有机会穿着公服或吉服等正装,故现存藏品实属弥足珍贵。有别于男装吉服,女装吉服的前后襟均没有开衩。
出身富裕的妇女平常会穿着采用侧扣或前扣设计的袍服,配以搭带褶裙。袍服装饰华丽,袍身和连接内袖的袖带皆绣有花卉、蝴蝶或人物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