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鸟
2020-04-28 01:32:30 来源:
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云南省博物馆藏,至于为什么这只鸟就能代表云南,大概得从两个方面来讲。首先,金翅鸟本身就不是一只平凡的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被看作云南的保护神,金翅鸟祖籍印度,当地名字叫迦楼罗,是印度神话里一只专门吞吃毒蛇的巨鸟,后来佛教兴起,迦楼罗又成了佛祖的护法神,位列天龙八部之一。说到这里顺便科普一下,所谓天龙八部是指佛祖的八种护法神,以天和龙为首,简称天龙八部。所以答应我,不要再好奇金庸老爷子的《天龙八部》,为什么只有一部了好吗。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为了本土化,迦楼罗变成了金翅鸟,吞吃毒蛇的能力也升级成了吞食龙族,好巧不巧,云南因为洱海和地势原因水灾比较频繁,当地人认为这是龙族在作怪,于是请出了佛教的“食龙小能手”金翅鸟,把它当成保护神装饰在佛塔塔顶,用以镇压恶龙、消弭水患。

大理三塔,上面那件银鎏金镶珠金翅鸟,是在洱海边大理三塔的塔顶中发掘的,当时人们的本意应该是让它镇压洱海中的龙族保一方平安,却在无意中为我们揭示了佛教民族化和地域化的过程,堪称云南佛教艺术最具地方特征的器物。

当然,身为一件艺术品想要登上《国家宝藏》的舞台,仅仅有图腾意义还是不够的。这就要提到银鎏金镶珠金翅鸟能代表云南的第二个原因了,那就是它所表现出的精湛工艺展示了古代大理国的金银器制作工艺。

仔细看这只金翅鸟,头戴羽冠,火焰形背光上镶嵌着5颗水晶珠,双翅张开并向内卷仿佛展翅欲飞,两只锋利的爪子抓在莲座上,体态雄健圆浑,形象凶猛。


而要制造这样一只金翅鸟,步骤极为繁杂,首先,要分别铸造出, 头、翼、身、尾、足等各个部位,之后刻划出羽毛及各种纹饰, 再是焊接成形、通体鎏金,最后还要在背光及身体上镶嵌上水晶珠(身体上的3颗水晶珠出土时已经脱落),这个过程中,至少要用到以下5种金银器制作工艺
1、铸造
将金、银融化成液体,再通过模具浇筑成型的铸造法,因为原本是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成为我国最早掌握的金银加工方法之一,但这种方法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太费料,所以除了真土豪很少有人用,后来主要用来制作金银锭子。

2、錾刻
錾(zàn)刻,顾名思义就是用錾刀雕刻,金银器上的纹饰多数都诞生在这一步,錾刻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平面、浮雕、或者透空的纹饰,都可以表现。

3、焊接
焊接法同样源自青铜器制作工艺,造型比较复杂的金银器一般都需要用到,先将需要焊接的部分用粘贴剂暂时固定,再点上焊药加热熔化,冷却之后焊接就完成了。


4、鎏金
鎏金法诞生于先秦,用金和汞混合成的金泥涂在器物表面, 再用高温烘烤,汞遇热蒸发之后就留下了薄薄一层金色,鎏金法最早是用来装饰铜器的,到了唐宋时期才大量运用在银器上。

5、镶嵌
镶嵌法最迟在夏代就已出现,跟鎏金法一样,最初也是用于青铜器的装饰,到了唐朝才开始大量应用在金银器的制作上,由于古人使用自然物作黏合剂,时间长了,镶嵌上去的宝石、珍珠等通常会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