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巴尼《堡垒》在京展出
2020-03-20 18:15:42 来源:
与此同时,该展览还展示4件巨型雕塑、40余件雕版与电镀铜蚀刻作品,以及艺术家参与创作的作品图录。本次展览是马修·巴尼在其母校举办的首次大型展览(巴尼曾于耶鲁大学研习艺术,1989年获得学士学位),也将是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重要的艺术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
马修·巴尼,1967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马修·巴尼在世界各地艺术机构举办过展览,其中包括:慕尼黑艺术之家、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等。马修·巴尼亦获得过众多奖项,其中包括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Aperto奖、1996年Hugo Boss奖、2007年德国戈斯拉尔的凯撒林奖和2011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Persistence of Vision奖。
马修·巴尼的作品体现了个人在全球化资本时代的遭遇
关于马修·巴尼的讨论,一向与怪诞、禁忌、突破常规有关,他早期的“悬丝”
(Cremaster Cycle,1994-2002)
系列等代表作中,充斥着大量塑料、硅胶、半人半兽的身体、波普的视觉风格与凡士林制成的黏腻物体。
马修·巴尼“悬丝”系列
因此,马修·巴尼的作品也被评论者认为反映了九十年代后期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代表倾向:时髦漂亮的色调、虚构的视觉形象和精神分裂的表现内容。体现了个人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深受消费文化、国际资本主义体制和虚拟信息社会的影响。
在马修·巴尼的上一部重要作品《重生之河》
(River of Fundament,2014)
中,他将自己的早期风格进一步发挥和延伸。金属与排泄物成为了穿越古今、生死轮回生命循环的重要介质,个人史、宇宙学、国家、神话、炼金术、多重媒介语言编织成庞大的符号系统,评论家们将巴尼的创作称为瓦格纳“总体艺术”
(Gesamtkunstwerk)
在当代的延续。
如果说《重生之河》是“底特律河上演绎的工业史诗”,那么新作《堡垒》
(Redoubt,2018)
则更像是在为曾经生活过的美国西北部爱达荷州绘制的一幅“肖像”。《堡垒》可以被看作是一则寓言式的猎狼故事,6个人物、6次狩猎、7个昼夜,“串联起一系列神秘的相遇与冲突”。
《堡垒》的文本细读,隐喻折射美国复杂现实
《堡垒》是一部没有对白的电影,舞蹈构成了其中最普遍的交流方式与叙事语言,伴随狩猎的枪响,打破了自然景观克制的平衡感。《堡垒》的结构以七个日夜间开展的六次狩猎为划分,沿用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和猎人阿克泰翁的神话故事,故事中后者因不小心冒犯了女神而遭到惩罚。
《堡垒》中的狄阿娜
(阿涅特·瓦赫特饰演)
是一名身处爱达荷严寒荒野中的现代神枪手,她既是自然的保护者又是侵略者。在她的侍从——召唤侍女
(埃莉诺·鲍尔饰演)
和追捕侍女
(劳拉·斯托克斯饰演)
的陪同下,狄阿娜穿越山区搜寻一匹行踪难觅的狼。雕刻师
(马修·巴尼饰演)
偶然在森林中发现三人,开始跟踪她们并偷偷以一系列铜版画记录其行踪。他把铜版带到远处内置有实验室的拖车上,电镀师
(K。 J。 霍姆斯)
对它们进行电化学转换。在接近影片尾声的关键场景中,雕刻者遇到了第六个角色——一位正在附近城镇排练美洲原住民舞蹈的圈舞舞者
(桑德拉·拉莫奇饰演)
。随着影片情节推进至宇宙和陆地逆转的高潮时刻,舞者复杂的动作将她与时空中的其他角色联结在一起。
《堡垒》剧照
这部作品不是简单的艺术构想,而是与美国当下复杂的政治事件和议题紧密相连,电影的形象与故事都可以被认为是对现实的隐喻和再现。饰演女主角的阿涅特·瓦赫特是美国步枪协会的射击冠军,是否应该猎狼则在爱达荷州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左右两党以此炒作新闻热点。
由美国原住民舞者 Sandra Lamouche 饰演的圈舞者是影片中的第六位重要角色,出现在影片中唯一一段脱离神话叙事的美国小镇情节中。当 Matthew Barney 饰演的雕版师路过空荡荡的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礼堂,这位舞者正准备开始无声的舞蹈。
“圈舞
(hoop dancing)
是美国原住民中相对现代的一种舞蹈形式,常见于一些庆典或欢乐的场合中。马修·巴尼分享这样的设置是想寻求的方式并不是直接呈现舞蹈,更多的是借助舞蹈的语言传递某种宗教理念或者信仰”,“这位圈舞舞者其实是跨界舞者,她既是美国原住民舞蹈的舞者,也是现代舞的舞者。这种跨越双重领域的双重身份也是我非常看重的”。
不少评论者在这个角色中解读出了深意,她指涉了美洲原自然主义者在欧洲技术主义殖民者中落败的历史现实。原住民舞者在一间放置有美国国旗和军人相片的城镇小礼堂中,跳起一段形似印第安萨满文化的呼啦圈舞蹈,并幻化为一只盘旋于空中的雄鹰。自然主义者在当今全球的技术主义者中安置于一个怎样的位置,以及他们是一种怎样的处境?马修·巴尼给出了一些暗示,直指美国现代的印第安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