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在村民家发现这个重要的文物
2019-07-15 11:06:52 来源:
赵孟頫祖母墓志
南宋·墓志印证赵孟頫原籍为婺州兰溪
赵孟頫常自署“吴兴赵孟頫”,以前大家只知道他是湖州人,却不知他原籍是婺州兰溪。元杨载《故翰林院学士承旨赵公行状》记载,赵孟頫的父亲赵与訔,“本出兰溪房”(即兰溪人),当年随侍兄长殿撰赵与譍在湖州当差,被宋孝宗亲侄赵师垂的儿媳郑氏相中收为继子,才改称湖州人。
近日,兰溪市灵洞乡书法爱好者陈小龙在乡村农户家拓制碑石过程中,发现一方镌刻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的青石质墓志,经解读,证实墓主就是赵与訔的生母——赵孟頫的祖母潘氏。这块圹志的出土,首次以实物形式,见证了赵与訔和兰溪的渊源,为史册所载的这段故事找到了实证……
青石墓志,镌刻着孤儿寡母的励志史
近日,兰溪市灵洞乡书法爱好者陈小龙在乡村农户家拓制碑石过程中,发现一方青石质墓志,经解读,证实墓主就是赵与訔的生母——赵孟頫的亲祖母潘氏,这方墓志为史册所载的这段故事找到了实物证据……
墓志由赵与譍撰文,安吉州州学教授杨幼度撰书,自南宋端平二年(1235)刊刻,斗转星移,距今已783年了。
墓志详细记录了赵与訔的家庭状况:“嘉定己卯,先君丞赣之雩都,不幸疾卒于位。”也就是说,赵与訔的生父很早就过世,寡母孀居多年,一大堆儿女的抚养和教育,全靠她独力承担;“室且垂罄,只力支吾。”家里的白米都快给儿女吃完了,仍想尽一切办法去筹集,虽然左支右绌,备见窘迫之态,但依然“处家整肃,驭子严毅,用能抗节,单弱中不堕先君之志”。潘氏是一位有节有度、勤劳智慧的女子,在这样一位刚柔并济的母亲教导下,诸子各有成就——长子赵与譍就任临安府茶场的管事,次子赵与訔过继给皇帝的近亲湖州王室,三子赵与言介、四子赵与謺读书应举,誉满士林;而女儿们也嫁得好夫婿,家族免于败落。
而今,我们从典籍中可以看到,赵与訔过继湖州之后,仍然和兄长赵与譍相携游览钱塘湖山的石刻,在《周易直说序》里更是深情地追忆当年和兄长师从樟林村徐相学习的经历……这些片断式的记载,因为这块墓志的出土,统统落到了实处——这里面饱含着赵孟頫家族对故乡兰溪的深深眷恋。赵与訔是晚宋重臣,其坚毅的性格和笃于兄弟之情的人品,也可从这方墓志中窥见端倪。
建炎渡江,赵氏家族宦游家兰溪
“建炎渡江,宦游家兰溪”,赵孟頫家族是在宋高宗建炎初迁居兰溪的。建炎元年是公元1127年,赵孟頫生于公元1254年,由家族迁居到赵孟頫出生,其间相距整整120多年,可说是名副其实的老兰溪了。
赵氏家族落脚的地点,由墓志所云“铜山乡徐坞”分析,可知应该在兰溪城中。因为这个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大云山风景区费垄口一带,这里好比是洛阳的北邙山,是城居的名门望族死后最理想的归宿。
吴师道在《东峰亭记后题》谈到一段掌故,现在看来应该就是南宋赵孟頫家族的轶闻。大意是说有位赵氏子孙,自以为书读得多,有人问他《东峰亭记》是哪位写的,却答不出来,越想越气愤,便一头撞向冯宿《东峰亭记》的原碑。结果人没有撞死,而石碑却从此断成两截,再也不能复原了。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到赵氏博览、好学的家风。
建炎南渡,有许多赵宋宗室寓居兰溪,有的至今名闻遐迩,有的则湮没无闻。章枫山仅录其中两支:一是永昌宋太祖弟弟魏悼王赵廷美支系,一是城南聚星巷宋太宗周恭敬王赵元俨支系,其他的赵氏宗室遂湮灭无考,其中不乏有在文化领域卓有成就的像赵孟頫家族的簪缨世家。
-
正宗海南黄花梨手串收藏价值分析
海南黄花梨油梨,纹路普通的2cm*20颗的手串价钱在五千元上下,而珠子纹路好的大约就在六千元到两万元不等了。而顶级的海南黄花梨手串,就是最
2020-09-17 22:47
-
简析把玩星月朱砂供应注意哪些事项?
比较靠谱的做法是用酥油(能吃的酥油)调和朱砂,沾手指上一些后盘玩星月,当然信佛的是沾了念佛。有几点需要注意,盘玩前要洗手,特别是盘玩
2020-09-17 22:45
-
“勇攀高峰”纪念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60周年冰雪书画艺术展在北京
9月15日,由黑河市人民政府、中国冰雪艺术研究会、中国长城书画院联合主办,中艺名书画院、北京仟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勇攀高峰纪念中
2020-09-17 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