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军事体育文化收藏特展
2020-02-20 13:35:10 来源:
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经历了艰难起步、探索发展到深刻变革的沧桑历程,伴随着强国强民的民族思想、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而不断向前发展:从康有为、梁启超提倡和宣传近代体育,否定封建教育和封建武举制;到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对近代中国体育问题所作的详尽论述;再到民国时期发生在中国的一场关系民众体育观念、体育教育和体育竞赛体系的深刻变革……这些都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本次展览展出的《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上,刊登着毛泽东以笔名“二十八画生”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这篇文章从科学的角度,对体育的概念、目的、作用,以及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是研究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重要文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军事体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19世纪末,清政府开始采用以西方的兵式体操为主的军事体育教育训练,以达到强壮士兵体魄、誓与外强相抗的目的。192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兵操被田径、球类等活动取代。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对学校实行体育与军事管理、军训、童子军训练相结合的战时体育体制。而中国共产党则在革命根据地内成立多个体育组织,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军事体育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军事体育被称为“国防体育”,是中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跳伞、滑翔、航模、射击、摩托车、无线电等,旨在对广大群众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和军事技术训练,培养后备兵员,为国防建设和生产建设服务。1951年11月,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在总部武汉举办了首届全军运动会。1952年至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4届体育运动大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规模空前的全军体育盛会。改革开放后,我国军事体育进行了改革,选择一些体育项目参加国际竞赛,在国际竞赛中频创佳绩,为祖国争得了无数荣誉。
展览中颇具特色的是湖北(武汉)近现代体育的部分。湖北是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省会武汉体育文化气息浓厚,特别是军事体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近代武汉开展过多项体育竞技赛事,特别是民国时期,各种运动会在这里相继举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各类藏品。1923年3月,华中体育联合会在武昌成立,同年5月在武昌举办了第1届华中运动会。1924年5月22日至24日,首次由中国人组织的全国运动会在武昌公共体育场(跑马场)举行。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武汉举行的长江竞渡活动,已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性体育赛事。本次展览展出藏品有近代中国领导人、各省主席、高级将领如:蒋介石、林森、李宗仁、孔祥熙、蒋经国、张学良、冯玉祥、杨森、孙立人、张自忠、黄绍竑、刘湘、沈鸿烈、韩复榘、汪精卫、张之江等人亲自赠送,并印有他们姓名的体育(运动会)文物,还有“1910年武汉运动会第一名银质奖牌”、“1935年张学良赠湖北汉口青年会少年部主办武汉男女及小学乒乓团体锦标赛奖牌”、“1935年9月第二届游泳竞赛大会武汉横渡长江优胜奖章”等珍贵展品,都是近代武汉体育事业进步的重要见证。所有藏品均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文化收藏委员会主席李祥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