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中的鹤被赋予吉祥寓意
2020-02-20 13:08:27 来源:
图1 清 顾绣南极仙翁 局部
在其后的发展历程中,仙鹤的自然形象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一步步神化。鹤的体态妍丽,其寿命可达50 ~ 60 年,飞行高度可以超过5400 米以上,而且能够边飞边鸣,又以喙、颈、腿“三长”,而被人视为具有仙风道骨,长寿和高升的寓意。受到道家仙学文化的影响,仙鹤被视为连接凡人与神仙的一条纽带,认为通过仙鹤可将人的灵魂带到天上成仙,因此有“羽化”“驾鹤西归”之说,道士也自称为羽士,其道服被称为“鹤氅”。在道家传说中也作为很多仙人的坐骑,《相鹤经》云:“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如道教中的仙人丁令威 、王乔乘鹤飞天成仙,太乙真人、南极仙翁等(图1)的坐骑都是仙鹤。可见,鹤的吉祥寓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与吉祥、长寿联系在一起,鹤发童颜、龟鹤遐龄等成语皆是此种寓意的体现;羽化成仙的传说也衍生出高升、高洁的寓意,有超凡脱俗的含义。另一方面,在中国封建皇权的影响下,仙鹤被赋予了富贵、清正的美好寓意,具有护卫皇权的功用,如故宫太和殿前屹立的铜鹤。此外,明清两代一品文官官服补子即为仙鹤,因此鹤也被称为“一品鸟”。在后世逐渐发展完备的吉祥图像中,仙鹤的身影常映眼帘,并与其他吉祥元素组成不同寓意的纹饰与图画,中国传统美术形式(如绘画、书法、织绣、陶瓷等)中常见的题材多为“云鹤”“松鹤”“竹鹤”“龟鹤”“六合同春”“群仙献寿”等。
一、云鹤
“云鹤”是最早出现也是流传最广泛的鹤吉祥图像之一,描绘仙鹤在云间飞翔或以祥云为背景的立鹤,寓意长寿以及升仙的美好愿景。唐朝是迄今发现最早盛行云鹤图像的时代,从众多唐墓壁画中可窥其一斑。如淮南大长公主墓后甬道西壁绘有云鹤图,永泰公主墓的第四、五过洞顶及后甬道顶部绘有许多云鹤形象,节愍太子墓的前后甬道顶部和第二天井东西壁上方绘有仙鹤、彩云、仙人御鹤等画面 。唐朝的云鹤题材已经出现与仙人、瑞兽等结合的情况,组成寓意更加深刻的吉祥图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也为后世鹤吉祥图像的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此后的五代、宋、辽墓中也频频出现云鹤图像,但此时的云鹤图已不仅仅是装饰墓室的图像,而更类似于专注描绘仙鹤体态神韵的绘画作品。
图2 宋 赵佶 瑞鹤图 局部
图3 明嘉靖 五彩云鹤纹罐
图4 清雍正 黄地绿海水白鹤纹碗
在中国美术史上最有名的一幅云鹤图像应属宋徽宗所绘《瑞鹤图》(图2),画面描绘了汴梁宣德门上空彩云缭绕,十几只仙鹤盘旋空中,另有两只停驻在鸱尾上,体态各异,惟妙惟肖,尽显祥瑞之气。赵佶信奉道教,自称“道君皇帝”,而仙鹤在道教中是长生不死的仙禽,其笔下的《瑞鹤图》利用“祥云瑞鹤”的吉祥图像,完美地表达出他对王朝长盛不衰的愿望。除绘画作品外,云鹤图案也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工艺美术品的纹饰中,其中应用最普遍的种类是陶瓷及织绣。中国瓷器自元代开始崇尚纹饰的装点,至清代更是发展至极,纹饰逾趋繁缛,注重吉祥寓意。在罐、盘、碗等陈列器或实用器上均有云鹤图案的应用。如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五彩云鹤纹罐(图3),通体以青花加红、黄、绿彩装饰,罐身绘云鹤穿花及八宝纹,充满道教色彩,体现出当时皇宫中的崇道之风。雍正款黄地绿海水白鹤纹碗(图4)上绘祥云白鹤与海水,富有吉祥之意。
图5 石青色缎绣平金云鹤纹袷大坎肩
图6 明 绛色地云鹤纹暗花绸
图7 清 石青缎五彩云鹤纹戏衣料
织绣品上也喜用云鹤图案,寓意吉祥,如石青色缎绣平金云鹤纹袷大坎肩(图5),为后妃便服,前后两面各绣三组云鹤图案,体态灵动,做工考究。云鹤纹不仅是皇族钟爱的衣物纹饰,也是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织绣图案,云鹤纹衣料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明代绛色地云鹤纹暗花绸(图6)、清代石青缎五彩云鹤纹戏衣料(图7)等。除单纯的云鹤纹之外,也有云鹤与其他吉祥元素的组合图像,如一件光绪皇后大婚时着的五彩云蝠鹤八团龙凤纹女棉袍,便运用了云鹤纹与蝙蝠、团龙凤纹相结合的手法。另一种常见的云鹤图像体现在明清一品文官官服补子上。明朝《大学衍义补》中称“文官用飞鸟,象其文采;武官用走兽,象其猛鸷也”。明代仙鹤补子通常主纹饰为双鹤或三鹤,背景为祥云图案或海水纹,至明末及清代,补子主纹饰演变为单只仙鹤,背景为祥云或祥云与海水江崖组合的吉祥图案。“海水江崖”即由海水和岩石组成纹样, 除绵延不断的吉祥寓意之外, 还有“一统山河、万世升平”之意。因此清代官服补子是对明代补子纹样的升级与补充,将云鹤纹与海水江崖纹相结合,引申出了山河一统、长治久安的深刻寓意。
二、松、竹、梅与鹤
在后世,尤其是宋代以降,鹤的形象与吉祥寓意的联系愈发紧密,这个时期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中常描绘仙鹤漫步于松树、竹林或梅枝间,与富有装饰性的云鹤纹不同,松鹤、竹鹤、梅鹤图像并不以装饰为主要目的,而是着重表现仙鹤的优雅姿态,以及松树的苍劲挺拔或竹的高洁不屈、梅的坚忍不拔,以体现其美好寓意。松鹤,喻高年、高寿,有松鹤延年、松鹤遐龄之说;而竹为“四君子”之一,竹鹤,指品行高洁,虚怀若谷;梅鹤,是超脱亮节的仙鹤搭配冰肌玉骨的梅花,有铁骨冰心,不屈不挠之意。中国传统绘画中,这四者常相互结合,或兼而有之。
图8 明 边景昭 竹鹤图
苏轼有《竹鹤》诗曰:“此君何处不相宜,况有能言老令威。谁识长身古君子,犹将缁布缘深衣。”此处的“令威”便指道家仙人丁令威,隐喻仙鹤。可见宋朝时已有将鹤与竹相结合的吉祥寓意。明永乐院体画家边景昭便传世有两件竹鹤题材的画作,《竹鹤图》(图8)及《竹鹤双清图》,《明画录》称边景昭的花鸟画“妍丽生动,工致绝伦”,这两幅作品便是对此句的完美诠释。《竹鹤图》描绘了溪畔挺立的几株老竹之间,两只丹顶鹤悠然缓步的情景,作品借竹的高洁与鹤的仙骨、长寿,以喻人的君子之风、浩然天地之情。
图9 清乾隆 仿木纹釉地粉彩松鹤纹笔筒
松鹤因其寓意长寿,受到皇室乃至民间的青睐,是运用极为普遍的鹤吉祥图像,也是一直沿用至今、为人熟知的传统中国画题材。文彭有一方名印刻于明嘉靖年间,称“琴罢倚松玩鹤”,印文中提到“先生别业有古松一株,蓄二鹤于内……抚琴玩鹤,洵可乐也”。表现悠然自得的文人雅集情景,其中松鹤寓意长寿,而琴与松鹤的组合亦有为官清正之意。明代画家唐寅亦有松鹤题材作品传世,《款鹤图》描绘山水之间,古松之下,主人伏案而坐,童子烹茶,一仙鹤款步而来的闲适情景。仙鹤高洁长寿的象征、作为隐士远居山林的理想,在当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而唐寅对闲云野鹤式生活的向往,也使他对仙鹤题材情有独钟。清代是松鹤图广泛绘制的时期,很多松鹤作品出自郎世宁、沈铨、华喦、虚谷等大师之手,如故宫博物院藏虚谷《松鹤延年图》,画幅主要描绘老松下一仙鹤单足伫立,形态逼真,神情安逸,凸显出福寿安康的意味。松鹤题材亦是明清瓷器的重要装饰图案之一,随着制瓷工艺的提升,五彩、粉彩、珐琅彩等瓷器工艺皆能绘制精美绝伦而繁缛复杂的绘画类纹饰,如清乾隆仿木纹釉地粉彩松鹤纹笔筒(图9),上以粉彩绘松鹤,苍松怪石、高山流水错落有致,笔触细腻,似绘于纸上。近现代画家齐白石、徐悲鸿等也皆有松鹤题材的画作。
图10 清 虚谷 梅鹤图
梅鹤较松鹤题材稍不常见,但仍是中国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故宫博物院藏虚谷《梅鹤图轴》(图10)描绘茁壮的梅树枝干上栖息着两只泰然自若的仙鹤,梅树上点缀的花朵为画面增添了生命的气息,表现了生机盎然,安定祥和的景象。
三、六合同春
图11 清 广绣鹤鹿同春图
《庄子·齐物论》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方”,中国古代意六合为大千世界之称谓。“鹤”谐音“合”,因此鹤是组成“六合同春”必不可少的元素。“六合同春”寓意天下太平及祝颂长寿,其表现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以六只鹤寓示六合,以及将鹿、鹤、梧桐树绘于同幅,取其谐音之意。宋徽宗曾绘有《六鹤图》,此作品为一字排列的六只鹤,姿态各异,亦有“六合”之意。“六合同春”在明清两代至民国初期更为常见,如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广绣鹤鹿同春图(图11),将西洋画的透视技巧与中国传统的工笔绘画相结合,颇具清代画家郎世宁的风格。
四、其他
1。 一琴一鹤
图12 明 文徵明 琴鹤图
《宋史·赵抃传》云:“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此处的琴指七弦古琴,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后人用“一琴一鹤”比喻为官清政简朴,廉正不阿,也用以称颂品德高尚者。文徵明《琴鹤图》(石渠宝笈三编名为《携琴访友图》)(图12),绘松、梧桐与芭蕉树荫下一茅斋,斋中两人对坐谈笑,一童子执琴而至,一鹤漫步斋前。题诗“茅灌莽落清阴,童子遥将七尺琴。流水高山堪寄兴,何须城市觅知音”, 寄以文人超脱世俗的愿景。
2。 龟鹤齐龄
龟自古便是寓意长寿的动物,《龟经》载:“龟一千二百岁,可卜天地终结。”鹤亦是中国古代长寿的象征,龟鹤齐龄也是寓意长寿的常见吉祥图像。宋代铜镜、钱币等均见有龟鹤图像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