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色彩震慑灵魂
2020-01-14 12:36:06 来源:
王小松教授在思潮云涌的80年代,曾跟随吴冠中、刘巨德等知名艺术家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院)学习。1990年,他赴德国柏林艺术大学(Universit?t der Künste Berlin)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创作与理论深造,被柏林艺术大学授予德国造型大师生(Meisterschüler)殊荣,并旅居德国长达13年,于中西文化传统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精湛的造诣。艺术创作之外,王小松教授还积极投入科研工作,并多次获得国家重要的科研基金,组织团队开展前沿性的探索。
通过本次展览,我们看到了历经不同时期,从平面到立体的作品呈现,二维向三维空间的铺陈,在给我们以震撼的同时,也看到了王小松在艺术创作上的探索与野心。一种超越作品材料本身的生命之感被重新定义,触及灵魂的感性意味被无限放大,让观者与艺术家感同身受。而这也是王小松在创作中关于如何处理时空问题、如何在绘画和雕塑的边界区域进行工作、如何将绘画逼近到雕塑的临界点、如何让观众感受到绘画本身的重量与厚度工作的要义。
我们在展览现场看到了王小松教授,他谦和、坦然,对于艺术有着坚定的执着。他会更丰富,也会更强大,画面中的色块与褶皱,似乎也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情景,他的感染力也让人愿意相信,有这样一种色彩,它的力量震慑心扉。
中西方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二元存在
问:您青年时代的特殊经历对您的艺术创作似乎产生了巨大影响,您是如何在接受西方艺术理念与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二者之间权衡的?
王小松(以下简称王):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个文化土壤中成长并且受教育,势必会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符码,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如此,这好像被称作为“文化基因”。不过我想说的是,中西方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二元存在,简单地说,“中国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流变的。鸦片战争以后,整个现代中国的产生和发展都始终处在传统和舶来相互竞争、相互博弈、相互合作的流动过程中,何为彻彻底底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已经很难进行数学般的精确计算了。从艺术史的角度说,西方艺术从一开始就处在文化交流和杂交的境况里,希腊艺术久受到埃及的影响,洛可可、巴洛克艺术叶受到阿拉伯装饰艺术的影响,到了我们熟悉的印象派,西方艺术世界又极大程度地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平面性成为西方绘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主题。更多的就不一一举例了。因此,我在西方受到的不是“西方何为西方”“西方是多么地西方”这样的学科话语,而一种总体艺术理念的熏陶和体验,是对于世界艺术相互交织、相互吸纳的历史现实的学习,我的中国背景和中国身份也只有在这样的总体观照中才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