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专家张浦生辞世
2020-02-24 17:30:29 来源:
张浦生生前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曾说:离开了“瓷”,人就像掉了魂。他四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博工作,擅长古陶瓷鉴定、研究、传授。从1980年开始,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以及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等单位担任客座教授,传授中国古陶瓷鉴定、保管知识,培养出数千名学生。
古陶瓷大家与他的片瓷山房
张浦生,古陶瓷鉴定家、教育家,1934年出生在上海,1953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1957年,张浦生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被分配到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随后江苏省文管会跟南京博物院合并,张浦生被调到南京博物院工作。
澎湃新闻记者多年前在专访张浦生时,走入他的家中,客厅墙上挂着一幅书房——“片瓷山房”,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鉴定家耿宝昌所题,取自清代画家石涛的“片石山房”。它概括了张浦生的特点,好瓷、藏瓷。鲜少有人在80多岁的年龄还能耳清目明且孜孜不倦地坚持做一件事,这位满头银发、有着1.86米的个子,长着一副运动员身板的长者张浦生便如此,他一辈子似乎都在跟瓷片打交道,早年做着收集和研究陶瓷工作,步入暮年仍在传播瓷器知识。
张浦生画像
陶瓷研究专家,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今天对澎湃新闻说,“他和我是很好的朋友,他是教育教、文物专家、人很善良,培养了很多学生。很多学生都对此表示惋惜。80年代,我在复旦大学文博系时请张浦生先生来教瓷器鉴赏,当时教本科生和研究生。他的研究方法也十分独特。”
张浦生
南京博物院由蔡元培于1933年创建,解放前作为国民党的中央博物院,故藏品颇丰。1948年,国民党撤到台湾,带走文物6000多件,即便如此,留下的光清宫瓷器还有近20万件。张浦生来到南京博物院工作,一方面做瓷器保管员,近距离接触到很多普通人无法触及的瓷器;另一方面则跟恩师王志敏学习瓷器知识。
张浦生收藏的长沙窑彩绘翠鸟纹碗片
王志敏特别喜欢民窑青花,凡星期天,张浦生就跟他到郊外捡瓷片。捡瓷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捡古人留下的生活、生产垃圾,当年在扬州、杭州、苏州等古城到处都是瓷片;一种是到各个窑口捡,捡到的东西通常更有价值。张浦生走路喜欢低着头看地上,这习惯就是从那时养成并延续了50余年。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张浦生表示,“瓷片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随身带,可以做科学测试,库房里尽管有很多实物,人一旦离开库房,便什么东西都看不到了。”
从大队食堂角落里发现了装泔水的明代嘉靖时期的海水纹青花缸;在一个出土文物展的杂物摊上,一眼看中了晚唐至五代的越窑秘色瓷皮囊壶,该藏品至今为海内外仅存的孤品;在南京原明光禄寺厨房旧址发现了釉上彩铁红釉盘,填补了洪武时期瓷器的空白;在扬州培训班上课时,带着学生去文昌楼捡瓷片,意外拼凑出一个玉璧底残器,而正是这些残片,确定了中国青花瓷器起源的确切年代是唐代。由此,张浦生在文博界获得了一个雅号“青花王子”。
独特的瓷片教学
张浦生曾言:“学陶瓷除了读书,更要读物,因为陶瓷鉴定乃是陶瓷研究的第一步。抓紧时间丰富自己的视野和业务能力。学生物的需要做标本,采矿的需要采样本,学瓷的,当然就需要捡瓷片。”
1983年9月,扬州古陶瓷培训班开课,张浦生亲自担任班主任,利用自己的人脉积累,聘请到了当时全国古陶瓷研究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傅正伦、耿宝昌、冯先铭、汪庆正、张福康、叶喆民、安金槐等,几乎囊括了中国陶瓷界的顶尖人物。这次培训班因此被誉为“黄埔一期”,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界一次群星荟萃的空前盛会。
张浦生老师在为交大学子授课留影
“瓷片教学法”成了张浦生的教学秘籍。每次外出,他除了准备讲稿、图片、幻灯片,还要带上几箱很重的瓷片。正是通过手把手的教学、观摩、触摸,学生们才能切身领悟古陶瓷的艺术魅力,观察到陶瓷工艺的细枝末节。
此前,张浦生的学生刘晓华回忆,“他总是操着一口南腔北调的上海普通话,音调就像他高高瘦瘦的人一样高亢而悠长。他讲课时往往会非常陶醉地高高举着一片片瓷片标本,向同学们高声讲解。”
对此,张浦生学生,古陶瓷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刘朝晖告诉记者,之前曾陪同张老师去扬州,在他的带动下,学员们白天上午上课,下午外出捡瓷片,晚上整理讲解。理论与实物相结合,读书与读物相结合。刘朝晖表示,“他教学育人、从不计较报酬,对我们院系也很照顾。他的古陶瓷鉴定也为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现藏扬州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等也都是张老师他们做等鉴定。他的离去对业界是很大的损失。”
古陶瓷研究员,杭州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原萧山博物馆馆长施加农告诉记者,“无论是学业上还是成长道路上,张老师对我都至关重要。在大学里,实物标本很少,光从课本到课本是很难学到东西的,很难有太大的记忆。而他的瓷片教学方式让我们得以看到实物,这对文物鉴定有着很大的帮助。他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全国古陶瓷的专家里,大部分都是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