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器物里的中国美术史
2020-01-02 12:20:07 来源:
讲座现场(霍宏伟拍摄)
1。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白陶鬹——艺术的起源
第一件是国博展厅里的大汶口文化白陶鬹,这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我们先从考古学的大背景入手,在此基础上,再从美术史的角度推进认识。
白陶鬹;高14.8厘米;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考古学有一种基本的方法叫类型学,即把大量器物按照形态排列,以探讨它们彼此的年代关系和演变规律。它的基本理论前提,是认为人造物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生物演进一样有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可以通过类似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来观察。虽然这个理论前提在今天看来已经相当传统了,但类型学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结合类型学,我们仍可以观察艺术变化的大势。我们就在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陶鬶的演化过程,来思考“艺术起源”这个问题。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我们先从山东最早的陶器说起。在山东,距今8000年到7000年的早期陶器具有代表性的是这种圜形底的釜,放置时很简单,可以直接在地上挖一个浅坑,加热时便用三块石头支起来。后来,有聪明人发明了三只固定在底部的陶足把它支起来,这就成了一件陶鼎。为了防止搬动它的时候烫手,便给它再加一个把手。一个节点的把手很容易断,便有了两个节点。它的口带一个尖,叫做“流”,是为了往外倾倒液体的时候更方便。后来,底下的足变成中空的袋足,以加大液体的容量和加热时的受热面积。这种形制,就可以叫做鬶了。有的陶鬶中发现有水垢,可知它是用来煮水的,但也有的检测出原始酒的残迹。
早期陶鬶的发展轨迹是按照实用的原则,慢慢向前推进的。但我们注意到,这些器物也很讲究颜色,先用红陶,后来用高岭土烧成白色,非常漂亮。工匠在拼接的时候会遇到技术问题,腹部的上下两部分拼接时,结合不好的地方会有痕迹,工匠便用泥巴搓一个泥条贴上,再拿手指压一压,形成一排小窝。后来他们可能觉得这排小窝很漂亮,就把它保留成一种装饰。开始是为了结实,后来是为了美观,考古报告中叫它附加堆纹。
山东章丘西河遗址出土陶釜(距今约8400-7700年)
山东邹城野店出土陶鼎
山东莒县凌阳河遗址出土陶鬶
可能在某一天,一位工匠觉得这件器物像一只鸟,便真的做成鸟的样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件陶鬶的背部刻画了一对翅膀,这件增加了一个短的尾巴,还有的直接做成鸟的形状。这些鸟的形式,可能与他们的信仰有关。山东靠近大海,是崇拜鸟的。一直到汉代,人们还认为太阳是由鸟驮着在天上运行。《左传》记孔子跟郯子对话,谈的就是少皥氏对鸟的崇拜。就这样,人们的观念开始借助这些器物的造型来呈现。
山东长岛大黑山岛北庄出土鸟形鬶
陶鬶发展到这一步,便是艺术品了。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很多理论。我们在这里通过器物观察到的,至少是艺术发生的一条值得注意的道路。
2。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文明的先声
我们谈中国的文明,首先想到的是商周时期的礼乐文明。“礼”跟宗教祭祀有关。“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上帝、祖先都要饮食饮酒,日常生活的饮食器具逐步高贵化,便进入早期礼制的系统。礼在中国是文明中是非常重要的标志。
这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的一件黑陶高柄杯,类似现在高脚杯的造型。但它的材料是普通的泥土。它的器壁最薄的地方如口沿处是1-2毫米,考古学家称之为“蛋壳陶”。
薄胎黑陶高柄杯;高18.5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6.3厘米;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是一个杯子,但它不是普通的杯子。它从制作技术、工艺、材料上非常特别。我的老师刘敦愿先生解释这类陶器是代表当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最高成就的“原子弹”。刘先生也谈到,这类陶器也有其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违反了陶土的性能,所以它只存在了较短的时间,很快就消失了。
距今4000年前左右的时候,能够占有这样东西的人不一般,我们可以想像社会开始发生变化,早期国家的形态已出现,此时这些器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应该强调的是,这些器物不只是各种外部社会因素“决定”了它们,艺术的力量同时参与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成为这个文明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
3。商司母戊鼎——权力的形状
欧洲的青铜器最早是用来铸造生产工具的。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中国首先是用青铜铸造礼器和兵器,用于宗教祭祀和战争。
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所知最大的青铜器。学界过去把它的铭文解释成“司母戊”,国家博物馆采用的“后母戊”,是另一种解释方案。这件伟大的作品,考古学一般把它放在类型学的框架中进行研究,技术史也对它做过一些讨论。美术史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