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故事 >

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高研班开课啦

2019-12-10 13:30:27 来源:

  7月20日上午,2019国家艺术基金《南朝石刻的临摹写生与传统雕塑的保护人才培养》项目高研班在南京大学举行开班仪式。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章剑华,江苏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袁靖宇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开班仪式现场开班仪式现场
南京大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致辞南京大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致辞
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章剑华致辞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章剑华致辞
江苏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袁靖宇致辞江苏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袁靖宇致辞
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赖永海出席开班仪式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赖永海出席开班仪式

  受邀参加开班仪式的领导嘉宾还有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赖永海,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汪萍,南京大学双创办副主任古公亮,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江苏省美术家协副主席陆庆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梁家年,南京大学众创空间执行主任凌元元,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副主任、项目负责人尚莲霞,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雕塑艺术研究所创研部主任、项目联系人任艳明,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锴、副秘书长张朝晖等。开班仪式由南京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文创平台美术产研中心负责人尚荣主持。

开班仪式现场开班仪式现场
开班仪式现场开班仪式现场

  首先,杨忠书记代表学校向本次高研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训学员表示热烈欢迎。杨忠书记在致辞中表示,美育是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南京大学有着优良的艺术教育传统,上世纪20年代,南大前身中央大学汇聚了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吴作人、傅抱石等一代艺坛翘楚,成为中国现代学院派美术教育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南大持续重视继承和发扬美育精神及艺术教育传统,委任吴为山教授组建雕塑艺术研究所,又先后成立美术研究院、艺术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确保艺术教育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本次高级研修班是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希望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的南大雕塑艺术研究所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创传世佳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艺术人才。

讲座现场讲座现场

  章剑华主席从“传统”、“雕塑”、“人才”三个关键词谈起,认为本次项目的开展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江苏雕塑艺术事业的发展。南京大学由吴为山教授领衔组建雕塑艺术研究所,随后又在全国率先倡议成立江苏省雕塑家协会,并且每年举办“江苏雕塑月”,雕塑艺术在江苏得到系统全面发展。这次培养人才项目意义重大,“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我们的艺术要继承,要传播,要弘扬,要壮大,需要培养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型艺术人才,为全国全省的文化艺术作出新的贡献。

高研班全体学员合影留念高研班全体学员合影留念

  袁靖宇副巡视员发言表示,雕刻艺术是中国艺术的典型性代表,六朝石刻体现中国古代雕刻艺术超高水平。此次人才培养项目是传承中国艺术传统,光大中国艺术精神,推动中国艺术教育迈向新时代的具体践行,并期待高研班的学员初心不改,砥砺前行,为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奉献自身的力量,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贡献智慧和汗血。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高研班开课啦

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高研班开课啦

  7月20日上午,2019国家艺术基金《南朝石刻的临摹写生与传统雕塑的保护人才培养》项目高研班在南京大学举行开班仪式。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

2019-12-10 13:30
“明镜Transparency‧印象”展览隆重举行

“明镜Transparency‧印象”展览隆重举行

创意无限的艺术家李善单及‘超女创艺四人组’玛馨玲月受邀于美国Gensler上海总部举行展览  以前卫的创意挑战艺术创作,被西方

2019-12-10 13:24
皇帝用的玉杯

皇帝用的玉杯

西汉玉杯  导语:马伯庸同学缔造了《长安十二时辰》,掀起大唐热。人们纷纷来西安追寻辉煌过往,近日,连马同学也亲自前来连续打卡西安的

2019-12-10 13:23
谁曾执麈尾挥羽扇

谁曾执麈尾挥羽扇

  上古时期的扇子以扇风纳凉等实用性为主,直至麈尾扇、羽扇等新扇种的出现,扇子的形象和功用有了更新发展,成为风度、气质的体现和载体

2019-12-10 13:23
展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本色

展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本色

  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巴贝曾任玛格南图片社全球主席,自1973年跟随时任总统乔治·蓬皮杜访华与中国结缘,布鲁诺·巴贝多次走进中国,用镜

2019-12-10 13:22
艺术家厄休拉怎么看待木头

艺术家厄休拉怎么看待木头

  德国艺术家厄休拉·冯·瑞丁斯瓦德将她复杂的雕塑视为其生命能量和韧性的证据。她在二战后德国的波兰难民营中长大,早年时经历了种种斗

2019-12-10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