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追捧的《五马图》好在哪里
2019-08-26 12:03:12 来源:
忙坏了中国人
开展前,忙着在网上争论
台北故宫到底应不应该
把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外借
这到底属于博物馆间正常的文物交流
还是媚日行为
开展后,忙着去现场
看消失大半个世纪之后
又突然冒出来的宋代名画《五马图》

虽然国宝外借问题
到最后也没争论出个结果
但好处是
经过一轮微博热搜的科普
《祭侄文稿》拥有了超高的知名度
相比之下
《五马图》在真爱粉眼里值得打飞的去看
可论国民度
和《祭侄文稿》之间
还差了一个《千里江山图》的距离

所以呢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科普一下《五马图》

《五马图》是北宋李公麟的作品
李公麟的本职是公务员
当过删定官、御史检法
放在今天
大概相当于司法系统的一员
但他最擅长的却是画画
宋徽宗编了一部《宣和画谱》
把他跟画圣吴道子相提并论
写他的篇幅占了全书第一
北宋画坛搞评选
参赛人员一致推举他为“宋画第一人”

“宋画第一人”画画有两大特点
第一马画得最好
上承唐朝韩幹,下启元代赵孟頫
据说还因为画得太传神摄了真马的魂
直接把一匹马给画死了
第二不爱颜料最擅白描
把画画时打的底稿
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画科
《五马图》刚巧兼具了这两点

李公麟毕竟是混官场的人
见识过一些大场面
比如职贡(藩属或外国给朝廷进贡)

《五马图》描绘的
正是西域进贡给北宋的宝马
李公麟采用职贡图题材常用的
分段式横向构图法
画出5匹形态各异的骏马
每匹马前面还有一名负责牵引的奚官
(高级马倌,专门负责给朝廷养马)

贴心的黄庭坚同学
在题字里为我们标注了每匹马的
姓名、年龄、身高、籍贯……
它们分别是
1号马凤头骢

2号马锦膊骢

3号马好头赤

4号马照夜白

和5号马

话说
千万不要以为我漏掉了5号马的名字啊
是原画上根本就没写

是黄庭坚忘了吗?
还是5号马本身就是无名氏?
乾隆用一段“牛皮癣”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曾纡(唐宋八大家曾巩的侄子)在题跋中提到
李公麟画死了名马满川花
朕觉得5号应该就是那匹被摄魂的可怜马
至于它为什么没名字
以朕的专业知识判断应该是有人作假
把5号裁掉自己补画上前面4匹
再在原画上补个5号
就相当于手工制作出2幅真迹了
嗯,应该就是这样

虽然乾隆说的斩钉截铁
但他的水平毕竟摆在那里
除了5号马芳名是满川花
其他观点要不要相信大家自己斟酌
我们还是回过头接着看这5匹马

除3号马好头赤和它的名字一样
通体设淡红色
其他几匹马都是用单线白描
仅在局部略作烘染
线条简洁而流畅
尤其从马背到臀胯的线条
一气呵成
没有一丝犹豫和重复
李公麟不愧是白描大神
通过这寥寥几笔
我们就能感觉到骏马们的膘肥体壮
行走间凸起的肌肉仿佛充满弹性


5匹马或行或立形态各异
牵着马的5位高级马倌也是各有特色
前3位明显一幅胡人打扮
尤其3号的大兄弟
赤膊、光脚还露出一双大长腿
不知道老家是不是天气比较炎热
后面2位则是典型的汉人装扮

如果你以前对《五马图》有过了解
那么相信看到这里你心里满满的疑问
已经无法按捺了
说好的白描呢怎么就有颜色了
还有马儿们的站位和名字
好像也不是这样来着
没错,你的怀疑都对
这幅《五马图》确实和你看过的不一样
原因很简单
以前你看到的
只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影印本
而原版
在这次展出前已经消失大半个世纪了

《五马图》从诞生以来一直流传有序
(经南宋内府、元代柯九思、明代张霆发递藏,乾隆时期进入清内府)
直到落到溥仪手里
清朝灭亡后
溥仪从宫里偷了一大批宝贝出来卖
有个日本籍“大客户”
一次性从溥仪那里买了40幅书画
溥仪一开心
就把《五马图》当作添头送人了

这件事大概发生在1925—1932年之间
从那之后
《五马图》就下落成谜
再没在公众面前出现过
二战之后
还有日本藏家宣称它毁于战火
没想到80多年后
在大家已经看习惯了影印版本的时候
日本悄咪咪地就把它展出来了
也是real惊喜

虽然被失而复得增加了神秘感
但《五马图》值得你打飞的去看的原因
可不止这一点
首先
中国的很多名画、名帖都是后人评的
当时的人根本不知道、更别说赞同了
但《五马图》不一样
它在宋代就属于名画,有文献记载的那种
即使现在名气没有《清明上河图》
《千里江山图》和《溪山行旅图》来的大
但在很多专业人士眼里
是可以真正称为“宋画第一”的

其次
千百年过去之后很多古画真假难辨
《五马图》上虽然没有李公麟的题款
但黄庭坚的题字和题跋
显然比李公麟亲笔签名更可信
(黄庭坚的字好认,李公麟写字什么样谁知道呢)
所以说《五马图》
是李公麟传世作品里最没争议的一件
被宋徽宗偏爱的
“宋画第一人”、白描大神风采如何
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