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斌文先生《春满乾坤壶》欣赏
2020-03-05 13:53:21 来源:
当代紫砂陶艺家顾斌文先生以家传花器而名震海内外收藏界。他最新创作的一件《春满乾坤》壶,就以传统根基厚实,制作技法精湛、造型古朴、新意盎然而大受追捧。
《春满乾坤》壶以千年古梅作为题材设计创作,以历史经典《梅段》壶基础上注入作者个人的新意。古往今来,达官贵人、文人骚客、谦谦君子,喜梅爱梅咏梅者如滔滔江水,皆因梅乃中华民族精神境界、道德品味之高标;亦是吉祥如意、春意勃发之象征,梅有四德,梅开五福,梅乃花中魁首,不与百花争春,却又报道春之消息,经历寒冬,注定赢得人生的春天。
元代王冕诗云:“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即美好,梅开迎来人生的春意,事业的春天。待得梅花凝香日,正是春满乾坤时。
作品造型取古梅树干一段,视觉上呈前冲之势,但又稳重端庄,梅段枝丫劲节,虽饱受风霜,却依然生机勃勃,壶盖则与众不同,历史上许多高手都取平盖,而顾斌文先生则采用了玉质丰盈的虚盖,与壶身协调,壶嘴似梅枝冲出,猷劲含蓄。壶把则以梅干虬枝自然弯曲,伸在壶身上的枝叶和壶盖上的朵朵梅花,似乎在告诉人们“不管悬崖冰百丈,我报人间春来早”。
作品在追求造型艺术的同时,更突出体现了宜兴紫砂茶具以人为本的根本特色,具备上佳的日用功能。
壶是立体的画,又是日用的泡茶器皿,一味追求造型的奇,而不顾壶的日用功能,那是陶艺,而紫砂茶具之所以长盛不衰,最主要的就是和茶文化的和谐结合,为人们的饮茶服务,在使用中享受艺术的美感。顾斌文先生的这件作品就完美地体现了这种理念。
这件作品从设计到制作,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到顾斌文先生的制壶技艺功力。中国古代有一句至理名言“功不到,则意不达”,任何最好的构思,没有厚实的手工技艺功力的表现,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就好像一些所谓的“书画家”,没有书画技法的功力在纸乱画一气,最后让人们看到的只是一片涂鸦。
从《春满乾坤》壶上,我看到了顾斌文先生的紫砂家学,他父亲顾道荣老先生,花器壶艺,人称当代紫砂“一只鼎”,功力深厚,技艺高超。顾斌文继承父亲的传统手艺,造型大气,而制作时手工技艺精妙精湛,特别是口盖部分,不规则的造型,其工艺难度极大,然在他手中,则依严丝密缝,足见他的技艺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业内外人士赞美《春满乾坤》壶:
斌文壶艺咏梅花,
春满乾坤紫金砂;
继承家传创新品,
又见顾氏出名家。
作者:原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 时顺华
顾斌文简介:
顾斌文(花器大师顾道荣长子),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北省收藏家协会紫砂分会副会长,武汉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紫砂文化研究会理事。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顾斌文先生,就是这么一位从宜兴走出来的紫砂艺术大师。1958年,他出生在宜兴潜洛的一个陶艺世家,其父是师从紫砂巨匠朱可心、顾景洲和蒋蓉的茗壶大师顾道荣,人称当代紫砂“一只鼎”。作为家中长子,顾斌文自幼深受父亲艺术熏陶,耳濡目染下与陶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跟随父亲学习茗壶制作工艺的过程中,不仅打下了扎实的制壶技艺,更对“花货”制作有着得天独厚的领悟力。自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顾斌文一头扎进陶艺天地,开始展露自己对花壶独到的理解——以汲取父亲仿真壶的真谛为基础,博览宇内,集自然之灵气,融入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用双手将自己的思想注入泥胚,反复揉捏,打磨,一刀一刻使充满人文精神的紫砂壶作品淋漓尽致地呈现给世人。顾斌文先生的花壶作品既保留了仿生形态及天然美感,同时兼具实用性原则,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段,将自然形态巧妙转换成茗壶的各个部件,自然野趣中更添人文雅意。真正做到了器现于形,灵蕴于心,雅俗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