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收藏新闻 >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2022-04-16 19:04:38 来源:

  

(原标题: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作为从小在南方长大的人,小章对目前工作的北方城市的最大怨念是:

   “灰!太!多!了!”

   多少个周末,她起床拉开窗帘,愉快地看着阳光照向窗台上的月季。

   但一戴上眼镜,就被空气里漂浮的颗粒物毁掉了好心情。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老家一年才扫一次的“阳尘”,少见到需要都要全家人摆出大扫除的架势。

   可在这儿只要半个月不清理,角落里的灰嘟噜都能织毛衣了。

   尤其是遇到阳光灿烂的大晴天,桌子、地板上一层均匀的浮毛,有点风吹草动就要到空气中飞舞……

   “怎么回事,北方人是都有个钢铁鼻子吗!”

   01

   出差三天,

   桌上的灰仿佛积了三年

   打工人很坚强,可以日复一日地承受繁忙的工作。

   但打工人也很脆弱,一层灰尘就能够破坏他们休息时的心情。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以前我妈每天下班后都要拿着抹布把家里里外外擦一遍,当时我还觉得她有点大惊小怪。

   现在不得不承认:能有时间擦灰,也是一种奢侈。

   别觉得被老妈现实狠狠打脸的只有我一个人。

   上网搜一搜“清理灰尘”,你就会发现无数独立生活的年轻人,正在为曾经蔑视灰尘的行为付出代价。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擦灰,堪称社畜成本最大的家务项目,好比西西弗斯永远推不上去的山脚巨石。

   不爱洗东西可以用一次性替代品、不爱做饭洗碗可以点外卖。可只要时间在流逝,灰就在那里默默落下。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我的同事刘刘,在我“最爱干净的朋友排行榜”上能排到前三名。

   每次出差她担心的不是旅途奔波,也不是水土不服,而是“回家又要擦灰了”。

   谁叫她当初租房图便宜租到了马路边,如今楼下的每一股尾气都有几率变成小颗粒,落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明明也就走了两个晚上,一进门仿佛误闯盘丝洞。”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南方网友@饱饱第一次来北方工作,也因为灰大被吓得想跑。

   “昨天临睡前看的书,今天一摸上面就厚厚一层灰。”

   灰尘最令人崩溃的地方在于,它是均匀落下的。

   开始你以为要擦的只是一点点,结果发现擦着擦着是亿点点。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我小时候看武侠小说,一般都是没人的老屋、破庙才会灰尘满地。

   没想到如今它根本不讲江湖规矩——常呆的地方照样有灰,我经常感觉自己像个滤芯。

   比如乐高,又名大型家用灰尘收集器。

   想要把表面擦干净,并且灰尘不会嵌入缝隙里,其难度不亚于纸上雕花。

   即使你精心为它罩上一层防尘罩,也无法完全抵挡细毛毛、小颗粒的悄然侵入。

   只能用最粗暴的方式,“拆掉冲水”——于是每次洗乐高的时候,那架势都仿佛要过年了。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还有各位养猫养狗的朋友,平时毛茸茸的小动物热情地往自己怀里一扑,是不是还挺可爱?

   但你有没有试过……迎着阳光抱起它们?

   看它在布满灰尘的桌子上打了几个滚,然后裹着纤维、灰尘和毛发跳到床上。只想说一句:“你,你不要过来啊!”

   深深诠释了什么叫“把爱变成伤害”。

   在跟灰尘相爱相杀一段时间后,年轻的打工人们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觉得“最爱擦灰的永远是咱爸咱妈”,现在终于轮到了自己。

   戴森近日发布的《全球灰尘研究报告》显示,38%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对家中的灰尘感到“极度担忧”。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对于上一辈来说,清理灰尘或许还只是对“窗明几净”的朴素追求。但随着观念的更新,年轻人对它不仅仅是“看不惯”,还有更多的顾虑。

   比如刘刘那么热衷于把家里搞得一尘不染,并不完全是因为爱干净。

   还因为知道自己的呼吸道特别敏感,家里积灰一多,她就会咳嗽。

   另一位网友则自述了自己长荨麻疹的经历:

   “开始以为是自内分泌失调、压力太大,后来一查发现是对尘螨过敏。”

   《全球灰尘研究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1个国家的12309名受访者进行了调研。数据表明:在中国,认为灰尘对人体无害的受访者比例,由2020年的36%下降到了2021年的28%。

   “不是卫生问题而是健康问题”,正在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02

   光靠“勤快”没用

   如果说十几年前,爸妈解决灰尘的原则只有“多干多擦”;

   那么随着知识的普及和科技的提高,大家的招数开始五花八门。

   有人试图用请钟点工阿姨的方式,逃避擦灰这场独居必备的苦修。

   但想让房间窗明几净不是简单一抹就好,还得把家里的零碎物件通通挪一遍。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再比如前几年“MCM风”家具成为装修界网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有着“小细腿”;

   底部空间能够容纳吸尘器进入,方便清洁、防止积灰。

   但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室内灰尘的组成与分布依然了解得并不够全面。

   这也让很多有关健康、卫生的清洁焦虑陷入了无效的方向。

   就拿下面这一点来说——报告数据表明,52%的中国受访者处于“被动清洁”的状态,也就是说,在肉眼看到灰尘时才会打扫清洁。

   最容易被发现“有灰”的地方,通常是桌子、地板这类光滑的表面。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网上的“清灰”教程也通常以清理窗户、桌面、地砖为主。

   然而戴森微生物学研究员Joanne Kang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强调:“如果家中有看得见的灰尘,说明看得见的灰尘已经积累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了。”

   肉眼看不到的“微尘”其实更容易停留在床垫、沙发等表面粗糙的织物上。

   可即使是最爱干净的年轻人,也常常是“每天擦5次地板,但窗帘3年不洗”。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报告显示,在家居清洁中人们经常会忽略掉包括沙发、床褥、窗帘等在内的室内软装,69%的中国受访家庭在日常清洁中忽略了床垫除尘。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毕竟床垫、地毯、窗帘这些区域要清洁起来,可比擦个桌子费劲多了。

   很多人干脆放弃:“反正也看不太出来,眼不见心不烦”。

   但这其实是舍本逐末的。

   一是因为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灰尘,带来的危害往往更大。灰尘中的细小颗粒更容易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并被人吸入体内。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比如室内灰尘中主要构成之一的尘螨,不仅会在床垫上迅速繁殖,还会排出大量排泄物颗粒等灰尘成分。

   对此,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卫涛涛博士指出,“螨虫的排泄物是典型的过敏原,可以在敏感人群中引起过敏反应,具体表现为出现皮肤瘙痒、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哮喘等疾病的反复发作。”

   另一方面,这些难以被看到的灰尘,往往是室内二次污染的来源。

   也就能解答这个曾经困扰我妈也困扰我的问题:“我明明关紧门窗了,怎么家里还是一层灰?”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很多时候,灰尘并不是从外面带进来的。

   人走路、说话,都会产生颗粒物,有的落在墙上地板上,有的挂在地毯、窗帘上。

   长时间没洗的织物会变成“灰尘仓库”,更轻、更难以发现的颗粒暂时藏在纤维缝隙里,慢慢释放到房间的其他地方。

   而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清洁办法”,又让这个过程雪上加霜。

   比如年代剧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几个媳妇把被子抱到院里拍打去尘,顺便聊些家长里短。

   但你可千万别在家里尝试——被子上的灰是没了,全飘到空气中了。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就连被年轻人称为“家中常备”的吸尘器,对于过滤性和密封性能不佳的产品也可能存在污染气流泄露的“二次污染”问题。

   这些尾气里不一定有辣条味,但一定有灰尘。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03

   去掉那些“看不见的灰尘”

   正如开头所说,清理灰尘这件事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不仅是卫生问题,更是健康问题。

   在这样的导向之下,如何更深入、精准、高效地去除居家环境中对人体的潜在威胁,就成了那些跟灰尘“较劲”的人的最大初衷。

   卫涛涛博士指出:“鉴于屋尘螨排泄物主要以微颗粒的形式存在,且是主要的屋尘螨相关过敏原载体,为防止二次污染,需选用具备HEPA高效滤网和整体密封的真空吸尘器。”

   戴森微生物学研究员Joanne Kang也在采访中表示,室内卫生清洁的重点,就是要清除床垫等织物中滋生的数百万尘螨。

   除了尘螨及其致敏性的排泄物,也要清洁尘螨的食物来源——即人与宠物身上的皮屑。

   正是基于“解决他人容易忽视的问题”的初心,加之30多年的灰尘研究,作为戴森迄今为止最强劲、最智能的V15 Detect无绳吸尘器不仅延续了之前产品强劲、高效的除尘体验,还搭载了“可视化”科技和卓越的整机密封HEPA过滤系统,针对性地解决了中国家庭中“看不见的灰尘”的清洁痛点。

   首先,“可视化”科技配备了激光探测技术,在绿色激光的照射下,肉眼不易见的微小颗粒清晰显现。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为什么使用绿色激光?一是相比于LED,激光集中性更强;二是人眼对绿光的敏感度更高。

   两者结合,能最大程度地增加灰尘跟背景的对比度。

   据戴森硬件工程师团队负责人胡宏飞介绍,这个巧思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小实验。

   “当光从窗户照过来的时候,你就能很清晰地看到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这是因为灰尘颗粒通过对光线的反射,造成的一种对比的效果。我们就想可不可以把这种生活中的经验带到产品设计中。”

   为了实现这个设计,工程师们花了大量时间建模、分析、模拟;

   最终在纤巧软绒吸头上设计了激光二极管,通过跟地面大概7。5毫米、1。5°的角度照射在地面上,让肉眼看不见的灰尘清晰显现。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除了激光探测技术之外,戴森V15还内置了压电式声学传感器。

   能够实时监测并统计吸入的颗粒物,并将灰尘的大小和数量分类实时显示于LCD显示屏上。

   胡宏飞在采访中表示,这不仅让用户在清洁的过程中对于家中不同大小的灰尘分类一目了然,更加放心。

   也能提高他们对于颗粒物的认知,并且更加准确地判断家具环境深度清洁的效果。

  

知道它脏,没想到还害人不浅

   针对清洁过程中污染气流泄露而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戴森为V15配备了五重整机密封HEPA过滤系统,可吸附并锁住99。97%小至0。1微米看不见的颗粒物,避免二次污染。

   此外,V15配备的防缠绕螺旋型吸头,通过锥状刷条和特定角度的刷毛设计,能将吸入的毛发迅速地甩入集尘筒内,有效避免毛发缠结在吸头刷条上。

   尤其对养宠家庭而言,家中宠物毛发的清洁工作更为便捷。在强效模式下,还能深层吸除床垫、沙发深处的尘螨,守护睡眠健康。而其他丰富的吸头配件,帮助用户针对性地应对不同的清洁场景,轻松完成整屋深度清洁。

   改善居家健康卫生,需要认知和方法两方面的提高。

   戴森除了通过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打造更干净、更健康、更安心的居家环境之外,也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持续并积极推动灰尘和科学清洁的专业知识走入大众视野。

   对此,胡宏飞也分享到戴森对中国家庭的重视,“通过在中国本土的灰尘调研,我们希望可以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数据的反馈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设计出更加适合中国家庭的产品。”

   室内灰尘清洁,已经不仅是“爱干净的人”所在乎的事情。

   在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的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它带来的更是有关健康的安全感。

   戴森正在用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不断升级的技术,应对“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灰尘所可能带来的健康威胁,守护着消费者们的这份安全感。

   毕竟,一个洁净、舒适的房间,就像是抵抗外界任何压力的“避风港”。

   哪个年轻人能拒绝呢?

   文章源自:Vista看天下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重返月球之日何时到来?

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重返月球之日何时到来?

  (原标题: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 重返月球之日何时到来?)  中新网7月20日电(刘丹忆)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着

2022-11-06 09:49
美股周五:三大股指终止四连阴,热门中概股普遍大涨,B站涨超22%

美股周五:三大股指终止四连阴,热门中概股普遍大涨,B站涨超22%

  美国时间周五,美股收盘主要股指全线上涨,结束了连续四天的下跌,但本周累计仍然均为下跌,其中纳指创下今年2月以来最大单周百分比跌

2022-11-05 10:38
探寻人类智慧“最先一公里”密码打造世界级的新时代重大前沿科学策源地

探寻人类智慧“最先一公里”密码打造世界级的新时代重大前沿科学

  10月27日,中建二局投资建造的上海临港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项目全面冲出正负零,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该项目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2022-11-03 14:39
华为全新小折叠机华为PocketS发布售价5988元起

华为全新小折叠机华为PocketS发布售价5988元起

  11月2日消息,在华为Pocket S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推出了全新小折叠——华为Pocket S。搭载RYYB超感知影像系统,采用业界首创多维

2022-11-02 20:29
小熊电器榜上有名,电热水瓶稳坐抖音电商口碑榜TOP1

小熊电器榜上有名,电热水瓶稳坐抖音电商口碑榜TOP1

  一年一度的双11 进入首轮爆发期,各大品牌交出亮眼成绩单,小熊电器迎来开门红,仅仅两小时销售额便破亿,多款热门单品表现亮眼,强势领

2022-11-02 17:51
小米12SUltra概念机发布配备两颗1英寸传感器

小米12SUltra概念机发布配备两颗1英寸传感器

  11月2日,小米手机今天正式通过微博发布小米12S Ultra 概念机,从官宣图上可以看出,其将配备两颗1英寸的传感器。  小米创办人、董事

2022-11-02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