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齐之法化的三种规格
2020-11-06 11:17:32 来源:
北泉轩
远至春秋战国的货币,充分体现了东周列国诸侯争霸的时代特征。公元前475年,战国七雄进入合纵连横阶段。
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攻城掠地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一切为了征战,一切服从战争。而战争物资的征集和交换是通过以战刀为代表的轻武器来实现的。战刀因种类不同可以兑换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物资,战刀的铸制形态逐渐萎缩演变 ,逐步取代了贝币成为一般等价物。
据说,刀币最先产自燕地山戎部族。后来出现尖首刀、明刀、针首刀。由于刀刃薄脊厚度的差别,考古专家倾向确认:齐刀晚于燕刀。而在现已发现的五种齐刀之中,仅从规格、形制、材质来区分,就可以解读到它们是逐步演变的。
X
上图,齐之法化,别称四字刀,齐国的法定货币。目前所见,四字刀可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它既可能是同时铸行的权重的象征,也可能是先后进化的轨迹。或大刀初始贵重,距离原始武器形态的大刀还不够远;中型齐刀形制适中,既保留了战刀的原型,又减缩为便于携带的器型;而小刀或可理解为趋向权重意识的萌发,是减量的产物。按目测材质分析,大刀或为银铜,中刀或为铅铜,小刀中铅质的比重或有提升。请见下表:
齐之法化规格特征分析表 (MM\G)
种类
通长
头宽
柄宽
环径
脊厚
重量
背纹
备注
大型
355·5
61。2
27。1
38。5
5·1
304·5
吉
不断脊
中型
157·5
31。4
14。2
15·2
3·2
47·28
+法甘
断脊
小型
139。0
26。1
10。3
13·1
2·5
26·71
上部四横
不断脊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型“齐之法化”四字分布均匀,刀背脊不间断;中型齐之法化“齐”字与“之法化”三字间隔距离较大,为断脊;而小型“齐之法化”四字分布疏密一致,亦未断脊。据此分析,或者大型与小型者均为早期折当权重不同的铸币,而中型的为后期所铸,工艺趋于精细些。但如果从由工具(武器)代货币的演变过程分析,由断脊到不断脊,那么大小两种又可能在中型的之后了。而或前或后,陆续出现的齐返邦长法化、安阳之法化、即墨之法化也可能都存在大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