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视觉学院文物高研班考察北朝佛像
2020-02-07 13:20:46 来源:
诸城博物馆藏北齐佛首残件
对古代佛像研究者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山东可谓震撼之地,无论是博兴县龙华寺窖藏造像的发现,还是诸城佛教窟藏遗址的考古,都以其数量与精美程度丰富了北魏至隋代佛教艺术的内涵,而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出土,更是弥补了中国佛教艺术研究中对北魏和隋唐之间,特别是东魏和北齐佛教艺术研究实物资料的不足,为研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古代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等提供了珍贵资料。尤其是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保留着鲜艳的彩绘和贴金,改变了过去几十年对于佛教造像都是素面无色的认识,被列入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中国文物鉴定与修复高级研究班举办的第二期(中国古代寺院佛像鉴定与修复)游学之旅也因此从山东博兴开始。
高研班在山东博兴博物馆参观考察现场
山东博兴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最有盛名的当为1983年于龙华寺遗址出土的金铜造像,其中有铭文的40余件,年代从北魏太和二年至隋代仁寿三年,历时四个朝代,长达125年之久,而石佛造像数量则有200件之多,最有名的北齐螺髻梵王立像,白石,螺旋状发髻,脸庞清秀,眉眼细长,眼睑低垂,唇薄,似带微笑,袒右胸,斜披贴体袈裟,衣纹凸起。双臂置于胸前,双手已残,是目前国内现存的唯一一件单体圆雕的螺髻梵王像,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与考古价值。博兴县博物馆馆长张淑敏女士介绍说,博兴佛教造像中,目前仅博物馆藏就有400余件佛教造像;且材质多样,有金铜佛像、石佛像、白陶佛像等,且铜佛像、白陶佛像都是他处少见的;题材方面则有佛、菩萨、比丘、弟子、飞天、供养人等,并反映出当时的释迦多宝、弥勒、观音、卢舍那等信仰。
博兴博物馆馆藏的龙华碑,雕造于隋代,其碑文字体是我国的隶书向楷书转化时的字体,其书法研究价值和雕刻的技艺手法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还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北齐螺髻梵王立像 山东
博兴博物馆藏
北齐菩萨齐像 山东博兴博物馆藏
青州博物馆是目前唯一的设在县级市的国家一级博物馆,1996年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大批佛教造像不少精品均在此陈列,其中以北齐时期石像最多,有佛、 菩萨、 弟子、 罗汉 、 飞天、 供养人等多种题材。造像有浮雕 、 镂雕、 线刻、 贴金、 彩绘,造型生动,据研究学者介绍,龙兴寺窖藏佛像有坐佛和单体立像,坐佛分为跏趺坐像和倚坐像两类,在外在造型上,青州佛像大多为平螺肉髻,面部短而圆润,薄衣贴体。在衣纹装饰上,则紧贴佛像身体刻画而略有高低层次变化,给人一种质薄透体的效果,修长、挺拔而秀美,在线条运用、传情达意、塑绘结合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青州博物馆藏北朝菩萨像
青州博物馆
藏北朝菩萨像
青州博物馆藏北朝佛立像
青州博物馆藏 北齐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
青州博物馆藏
北齐菩萨像
与青州相距约140公里的诸城古称密州,两地出土的佛造像属同一体系,但细处又有所不同。诸城造像以圆雕为主,菩萨佩饰繁缛华丽。而青州造像则以背屏式并施以绚丽的彩绘为其特征。诸城博物馆收藏有大量龙兴寺遗址佛教窟藏出土石造像,最有名的当属圆雕卢舍那佛巨型头像,顶部略有残缺,头面饰有细密规整的螺髻,脑门上的发际线呈垂弧状,额际宽平,面部方圆清秀,五官宽大,嘴角上扬,微笑,眉毛舒展,添了大佛的神秘色彩。现场同时还展出唐开元二十年(732)刻的“卢舍那丈八圣像放光碑”。由碑文可知,此像为卢舍那佛,头高1.10米,最大围2.60米,重数千斤。如此大的圆雕佛头像世间罕见。
圆雕卢舍那佛巨型头像 诸城博物馆藏
唐开元二十年(732)刻的“卢舍那丈八圣像放光碑” 诸城博物馆藏
诸城出土的这批石造像根据脸形面相、体态服饰和雕造工艺的异同,可分为北魏、东魏、北齐三个时期,而以北齐时期的造像最为精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中国文物鉴定与修复高级研究班还专门考察了诸城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现场感受正在整理与修复中的文物,并就部分文物的修复进行讨论。青州与诸城相距约140公里,总体上看,两地出土的佛造像属同一体系。但细视之,则又有所不同。诸城造像以圆雕为主,菩萨佩饰繁缛华丽。而青州造像则以背屏式并施以绚丽的彩绘为其特征。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差异,是与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因而所接受的外来因素的影响不同有关。古代诸城滨海多港,海运发达。北魏前期,诸城为高密郡的郡治,北魏后期成为胶州的州治。东魏、北齐时期仍为胶州州治。可见,在南北朝时期,诸城是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地区的一处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海运的便利,与外界特别是南朝的交流非常密切,在佛教造像艺术上较多的吸收了南朝的因素,形成了较明显的自身地方特征。这些特征是北朝造像与南朝造像在内容题材、雕造工艺诸方面相互交流影响及有机结合的结果。可以说,诸城的这批佛教造像,代表了当时南北两朝的最高水平。
诸城博物馆藏北齐石雕刻佛像的衣饰
参与考察的高研班成员邱元久说,青州博物馆展出的是当地近年来出土的雕刻精美、贴金彩绘保存较好的石质造像,时间自北魏晚期以迄北齐,其中以1996年龙兴寺窖藏的发现备受瞩目,出土造像所透露出的静谧深思、静定内省的气质,丰润优雅的姿态及动人的微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诸城出土的这批石造像,时代特征明显,发展脉络清晰。其中4件有纪年铭刻的造像为分期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齐鲁大地果真人间蓬莱,并蒂莲华。另博兴县博物馆的双身像像座与神王像座、太子像既兼具青州本地造像风格特点亦有明显的河北元素。”
佛造像考察现场
诸城博物馆佛造像考察现场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副院长季崇建说,一路行来看到的古佛像实际上都是有关联的,“比如过去当青州佛像出来以后,非常非常震撼,当年刚发现在震撼之余,我就说青州佛像未必最美,如果说去追溯它的话,山东诸城的佛像就可以作为一个佐证,因为青州佛像绝对不是一个孤证,而是有连贯性。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山东系佛像的造像风格。回过头来再看,五十年代的时候,河北出了曲阳的汉白石佛像也是轰动性的,发现地修德寺的地位没有被推翻过,永远立在中国寺院雕刻佛像的一个顶端。2012年,邺城的佛像出来了,对这些于是又重新认识了,所以我们讲,我们走一条访古路线,必须要走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