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话题 >

古人的三伏天可能比你过得还滋润哦

2019-07-15 17:03:27 来源:

  在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古代,三伏天会不会更难熬?其实,这有可能“想多了”:古人会使用竹帘隔热、在屋内放置冰块等等,他们的三伏天,也许比现代人还滋润。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之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而且潮湿、闷热的日子。在古人的理论中,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资料图:北京进入伏天,高温天气下,市民撑遮阳伞抵挡烈日暴晒。 中新网记者 李卿 摄

  “三伏天”里之所以有个“伏”字,就是要提醒人们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同时意味着,在阳气极高的时,也有阴冷的因素潜伏其中。“三伏天”按农历计算,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有趣的是,“入伏”的时间并不固定。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的4字口诀来计算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为啥三伏天还会出现“加长版”?一般来说,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庚日出现的早晚会影响中伏的长短。整个“三伏天”的日期也就会有相应的变化。

  “冬病夏治”的三伏贴

  一到三伏天,往往能看到各种关于“三伏贴”的消息,这又是啥?

  一般说来,三伏贴是一种膏药。有一种说法是,要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把它贴上,据说可以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就可以揭下来。

资料图:云南省中医院的医生制作“三伏贴”。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古人的三伏天可能很滋润

  如何度过三伏天,现代人自然不用发愁:有空调有电扇,还有各种花式冷饮。但古人呢?他们的三伏天会不会很难熬?在高巍看来,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资料图:护国寺街的四合院。王文波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资料图:护国寺街的四合院。王文波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农村正处在大忙时节,确实比较辛苦。”高巍说,过去生活节奏慢,许多人时间上也比较自由,一般都可以做到避开高温时间外出。在城市里,纳凉的方法就更多了。

  首先就是因地制宜建造房屋。以北京而言,一般的四合院里,房子大多都是“人字顶”,下面再吊个顶棚,这就变成了一个“隔离带”,热气有个过渡,不会直接进到屋子里。

  过去的房子,多半讲究“前出廊后出厦”,天热时每到中午,先把廊子上的帘子放下来,再放下门上的帘子,双层隔热,屋里自然清爽,还不影响通风。

  这还不算,差不多的人家都会在屋里放上两个大铜盆,里头搁上冰块,冰块上冰镇着应季的瓜果梨桃,丝丝凉气伴着水果的清香,十分惬意。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北京历史变迁用这20余张图来为你讲述

北京历史变迁用这20余张图来为你讲述

  昨日,北京市档案馆新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图为观众在档案馆新馆中央大厅欣赏18米高的壁画《京华韵》。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北京

2019-07-31 12:03
中国第一代观念艺术家颜磊作品赏析

中国第一代观念艺术家颜磊作品赏析

  颜磊作为中国第一代观念艺术家之一,他的创作实践涉及绘画、摄影、录像、行为表演和装置等诸多媒介,他的作品致力于表达、展现和介入本

2019-07-31 12:00
黄有为用壁画讲述时代风貌

黄有为用壁画讲述时代风貌

黄有为  飞天是佛教艺术中最生动活泼的形象。飞天出自印度,随着佛教的东传,他们沿着丝绸之路,飞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安家落户。敦煌莫

2019-07-30 11:30
被称为“此石得时 天下可理”拍卖详情

被称为“此石得时 天下可理”拍卖详情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墨池砚  铭文:墨池之珎,佐我文史。润比羚羊,细逾龙尾。灵气所钟,近言子愚。此石得时,天下可理。石友属昌硕铭

2019-07-29 12:10
民族美术高等教育60年成果回顾展开幕

民族美术高等教育60年成果回顾展开幕

嘉宾合影  2019年6月13日上午10时,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承办的中央民族大学

2019-07-29 11:50
梵高《橄榄树》惊现沉睡一百多年的蚱蜢

梵高《橄榄树》惊现沉睡一百多年的蚱蜢

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在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珍藏的梵高名画《橄榄树》中,发现了一只融入颜料中的蚱蜢,并推断它可能自画家1889年

2019-07-29 11:32